
秋季是农田害鼠转移危害高峰期和鼠传疾病高发期,部分农田害鼠转移到农舍、设施保护地等环境,会导致局部鼠密度增加,危害加重,并成为越冬鼠源。此时野外食物匮乏,再加上害鼠需越冬储粮,毒饵取食率增加,且害鼠相对集中,是开展农田灭鼠的有利时机。各区要积极行动起来,结合本地鼠害发生实际,统筹安排,突出重点,认真抓好本区的农田秋季灭鼠工作。
一、灭鼠目标
压低鼠密度,减少害鼠危害,阻断鼠传疾病传播,确保设施冬季生产安全,努力实现“保生态、护产业、健康宜居”的农田鼠害防控目标。
二、灭鼠范围
秋季灭鼠采用重点查治的方式,以设施保护地、高密度农田等农田环境为灭鼠重点。
三、灭鼠时间
全市农田秋季统一灭鼠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
四、技术措施
设施保护地对灭鼠安全性要求较高,灭鼠时应优先选择粘鼠板、鼠夹等物理灭鼠方法;若采用药物灭鼠,须采用毒饵站、穴投等保护性投饵方式;其他农田环境灭鼠以药物灭鼠为主,统一使用0.005%的溴敌隆小麦毒饵进行裸露投饵或保护性投饵。
设施保护地布放技术:
1.粘鼠板灭鼠:沿温室前、后缘及操作间墙根各顺向布放1张粘鼠板,或沿温室前、后缘间隔20m布放一块粘鼠板。粘鼠板最好折成纸制毒饵站的形状使用,或与毒饵站配合使用,即在毒饵站内开口朝上放半张粘鼠板,粘鼠板中央放1-2粒新鲜花生米。
2.毒饵站灭鼠:沿温室前、后缘各顺向布放1个毒饵站,温室操作间内沿墙根布放一个毒饵站,或间隔20m布放一个毒饵站,每个毒饵站投饵10-15g。
高密度农田布放技术:采用环带投饵方式,沿地块四周近地边5m、25m各布放一个药带,间隔5m投饵一堆,每堆投饵3-5g。
五、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做好落实。秋季灭鼠虽然范围小,但各区仍要充分重视起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认真组织、狠抓落实,组织开展以乡镇、村为单元的统一灭鼠,确保灭鼠效果。
(二)加强监测,科学防控。各区要按照调查规范,继续抓好鼠情监测工作,密切掌握农田鼠害发生动态,据此制定灭鼠实施方案,科学指导本地的秋季灭鼠工作。
(三)加强宣传培训,确保安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等多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普及科学灭鼠知识。并做好灭鼠人员的技术培训,确保布放质量和灭鼠效果。灭鼠物资实行可追溯管理,严格出入库登记制度,剩余灭鼠物资统一回收管理。
(四)抓好灭鼠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田灭鼠工作。今年,在11个区的25个园区设立了粘鼠板物理灭鼠示范区,各区要按市站要求认真组织落实,适时开展示范工作,以点带面推动辖区农田灭鼠工作。
(五)加强指导,做好服务。灭鼠期间各区要做好灭鼠物资储备和技术指导,及时做好灭鼠效果评估和灭鼠总结,于11月底前上报市站粮经科。
六、注意事项
(一)防疫措施:监测人员要做好防护,调查用具要严格消毒。设施保护地投饵后3天应及时封闭害鼠洞口,灭鼠及监测捕获的鼠尸要进行深埋处理。
(二)投饵人员也需做好防护,中途严禁吸烟、饮食,投饵工具用完后要集中处理。
(三)投药的地块一个月内禁止放牧和家畜进入取食。
(四)维生素K1是此类药的特效解毒剂,一旦发生中毒事故要及时到附近的医院就医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