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京郊杂粮生产安全收贮,秋收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好抢收关
一是适时收获。甘薯日平均气温12℃—15℃或地温稳定在15℃左右时适时收获(9月下),气温10℃、地温12℃以上时收获完。谷子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应及时收获。
二是统筹调配好收获机具、贮运筐箱、运输车辆,连续作业,提高农机利用率。
三是统筹分类收获地块,机械人工相结合。甘薯推荐沙壤地采用杀秧机杀秧后机械化收获。黏性较强地块采取先用杀秧机杀秧,后用划犁将薯块翻出,再结合人工刨挖和捡拾抢收。谷子推荐小地块采用剪穗收获,大面积地块采取联合收获机直收,或者采取机械化先割倒再捡拾分段收获方式。
四是统筹收获与装运,当天收当天运,尤其甘薯不可田间过夜。
二、把好预贮关
甘薯收获入库前应做好预贮工作。采用清水或者柠檬酸水冲洗,入库后加温至温度35℃—38℃、相对湿度85%—90%保持3—5天,愈伤处理,然后快速通风降至12℃左右。期间,利用通风,保持恒温,去除甘薯表皮水分和呼吸热。
三、把好贮藏关
一是严格质量,选择合格产品入库。
二是分类存放,分等级、分品种存放。
三是精准调控,甘薯贮藏温度控制在10℃—13℃,薯筐垛内外温差不超过2℃,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CO2浓度控制在5%以内;谷子入库前进行仓储消毒,谷子达到安全标准水分(≤13.5%),去除杂质后入库,入库后适时通风,降温降湿,贮藏保证温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