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首页 > 详细页

2024-2025年度北京市冬小麦品种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新育成冬小麦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其利用价值,筛选适宜京郊生态条件的、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为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和2023~2024年度北京市冬小麦品种试验总结会决议,制定本年度冬小麦品种试验方案。

  二、试验组别、参试品种及承试单位

  本年度冬小麦品种试验设高产稳产组、节水组2个组别,高产稳产组设区域试验,节水组设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共安排试验3组,参试品种35个(含对照),试验点次19个。其中,高产稳产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16个,中麦175为第一对照品种,农大3486为第二对照品种,试验点次6个;节水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15个,农大212为第一对照品种,京花12号为第二对照品种,试验点次6个;节水组生产试验参试品种4个,农大212为第一对照品种,京花12号为第二对照品种,试验点次7个。参试品种和承试单位详见附表1、2、3。

  三、试验设计

  (一)区域试验

  区域试验采取实名制。参试品种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每小区种6~8行,行距20~25厘米。基本苗由育种者自定,高产稳产组基本苗的范围是15~20万株/亩,节水组基本苗的范围是20~25万株/亩。

  (二)生产试验

  生产试验采取实名制。参试品种顺序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基本苗的范围同区域试验。

  四、相关鉴定、检测

  (一)抗病鉴定

  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同年进行抗病性接种鉴定,鉴定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承担。联系人:刘太国,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南2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系电话:62185618。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统一送种。

  (二)抗寒性鉴定

  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同年进行抗寒性鉴定,由北京军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联系人:侯淑敏,地址:北京市延庆区大榆树镇军营村,联系电话:60166364。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统一送种。

  (三)节水鉴定

  节水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同年进行节水鉴定,由北京市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基地(联系人:范洪增,联系电话:62248637)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昌平基地(联系人:陈旭,联系电话:82108615)承担。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统一送种。

  (四)DNA指纹检测

  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品种同年进行 DNA 指纹检测,检测品种的纯度、真实性和与现有品种是否有明显区别,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北京小麦种子检测中心)承担,联系人:刘丽华,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 9 号,联系电话:51503966。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统一送种。

  (五)转基因成分检测

  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品种同年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由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统一送种。

  (六)品质检测

  参加区域试验的优质品种(强筋、中强筋、弱筋,申请参试时需提供相关品质检测证明)和进入生产试验的品种须进行品质检测,由北京市种子管理站从当年试验点取样,送样至有关单位检测。由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承担,联系人:戴常军,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联系电话:0451-86617248。

  (七)DUS测试

  由参试单位自主或委托农业农村部授权的测试机构开展,申请自主测试的,应当在播种前30日内将测试方案报市种子管理站。

  五、供种

  (一)种子质量及供种要求

  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原种标准,种子未经包衣处理。用结实的包装物包装,包装内外标注品种名称、参试组别、供种单位、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并提供种子基本苗、发芽率、千粒重等技术数据。抗性鉴定、DNA指纹检测、转基因成分检测和标准样品等用种均要与试验用种一致,品种参试单位必须对其提供种子样品的真实性负责,一旦查实提供不真实种子样品的,须承担因提供虚假样品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

  (二)种子数量

  1、田间试验用种:参试单位按照方案规定的基本苗范围,结合参试品种种子发芽率、千粒重、基本苗等技术数据计算每点用种量,按点进行包装,包装上标明品种名称、发芽率、千粒重等。区域试验每个参试品种提供7份试验用种(1份为备用种),生产试验每个参试品种提供8份试验用种(1份为备用种)。

  2、相关鉴定、检测用种:高产稳产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须提供2.5公斤种子,节水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须提供7.5公斤种子、生产试验参试品种须提供1公斤种子,作为鉴定、检测用种,按要求进行分装。

  3、标准样品:进入生产试验的品种同年提交2份标准样品(每份1.0公斤),申请者现场签字确认。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种子检验科对标准样品进行临时保存,于审定公告后1个月内,将通过审定品种的标准样品一份转交国家农作物品种标准样品库,另一份由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留存。

  表1 各组试验供种要求

试验组别

高产稳产组区域试验

节水组区域试验

生产试验

每点每品种试验面积

12平方米/小区×3次重复

12平方米/小区×3次重复

300平方米

供种试验点数

7

7

8

专项鉴定及测试

抗寒性鉴定:1.0公斤;

转基因检测、DNA指纹检测、抗病性鉴定:0.5公斤×3份

节水性鉴定:2.5公斤×2份;

抗寒性鉴定:1.0公斤;

转基因检测、DNA指纹检测、抗病性鉴定:0.5公斤×3份

转基因检测、DNA指纹检测:0.5公斤×2份;

标准样品:1.0公斤×2份

  (三)供种时间

  参试单位于2024年9月14日前将参试品种种子送达北京市种子管理站。

  六、播种

  (一)高产稳产组试验播种期为9月28日~10月8日,节水组播种期为9月28日~10月5日。

  (二)区域试验在播种前先将每个品种种子平均分成三份(每重复一份),人工播种的试点将每份种子再按小区行数分成等份,按照田间种植图播种。生产试验播前将每品种种子按小区行数分成等份,每份种子均匀播在1行内。

  七、田间管理

  (一)高产稳产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按450公斤/亩以上产量水平管理。

  施肥参考:底肥每亩复合肥50公斤;拔节期(春4叶~春5叶展开)随水追施尿素17.5公斤左右。折合成每小区施肥量,均匀施用。各试点根据地力、苗情,施肥量可酌情增减。

  浇水参考:试验必须保证充足的底墒水、冻水、拔节水和灌浆水。其它时期浇水依具体情况而定。

  (二)节水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全生育期只要求浇足底墒水和冻水,春季不得浇水。

  施肥参考:底肥每亩复合肥50公斤;浇冻水时,随水追施尿素15公斤左右。折合成每小区施肥量,均匀施用。

  节水组试验周围要求设置较大面积保护区,以保证试验不受周围农田浇水影响为宜,保护区肥水管理与试验相同。

  (三)各组试验在管理措施中,不可对各种病害进行防治,也不可使用多效唑、矮壮素等化学药物控制株高,可进行药剂防治蚜虫和化学除草,但要严格控制用量,以免造成药害。

  八、试验要求

  (一)承试单位严格按照试验方案实施。

  (二)试验地要有代表性、土地平整、地力均匀、无边际影响,有水源保证。

  (三)严把播种质量关,底墒充足,适时播种,播种深浅一致、均匀,做到苗齐、全、匀、壮。

  (四)加强田间管理,使参试品种充分发挥出产量潜力。

  (五)按试验记载档案项目做好调查、记载,调查要适时、准确,不得丢漏调查项目。

  (六)适时收获,所有试验均以小区为单位全区收获、脱粒、计量实产(以公斤为单位)。

  (七)计量产量、室内考种等工作完成后,各试点对需要进行品质检测的参试品种留取2公斤种子作为品质分析样品,要求保管好样品种子,避免生虫、受潮等,确保品质分析样品质量。

  (八)试验结束后,及时整理数据,记载档案和鉴定报告于2025年7月10日前寄北京市种子管理站邢蕾。(地址: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甲3号  邮编:100044  电话:62248632)

  北京市种子管理站

  2024年9月

1  20242025年度北京市冬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表

组别

序号

品种名称

亲本组合

申请者

参试年数

联系人

高产稳产组区域试验

1

CAX323

济麦23/中麦407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肖永贵

2

轮选1230

RS061/轮选266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刘宏伟

3

农大616

农大5181/津11324

中国农业大学

2

尤明山

4

云顶16

中麦155/济麦22

北京云顶之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

任长瑞

5

源星1号

京花12号/良星99

河北源星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

路明选

6

紫瑞6号

紫优1号/紫优3号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北京面由心生实业有限公司

1

张正斌

7

航麦701

SPLS018R/藁优2018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

谢永盾

8

中麦7405

中麦4072/衡麦26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

肖永贵

9

京冬35

京花11号/中麦9号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

1

高新欢

10

京麦30

BS262×09Y花1231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

1

张风廷

11

京农607

(烟农361/百农64)F1//(豫麦34/济麦20)F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

1

庞斌双

12

农大5138

怀川916/盈满208

中国农业大学

1

尤明山

13

农大627

藁优2018/山农20

中国农业大学

1

李俊甫

14

农大162

济麦22/师栾02-1//良星99

中国农业大学

1

宿振起

15

中麦175(CK1)

BPM27/京41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6

农大3486(CK2)

农大211/新麦9//良星99

中国农业大学

节水组区域试验

1

京丰麦1号

CA1062/冀师02-1//CA106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高新欢

2

京冬46

京冬17/CA1063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

2

田立平

3

农大899

太谷核不育轮回选择群体

中国农业大学

2

宿振起

4

农大852

泰科麦33/青麦10号

中国农业大学

2

辛明明

5

紫优11号

旱优118/野生一粒小麦、二倍体黑麦混粉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北京面由心生实业有限公司

1

张正斌

6

京冬31

中麦12/石优20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

1

高新欢

7

京麦31

BS641×CP2185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

1

张风廷

8

中麦856

CA0493/15CA73*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

李思敏

9

航麦723

良星99/HM35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

谢永盾

10

中麦7425

ZY855/中麦407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

肖永贵

11

农大177

太谷核不育轮回选择群体

北京泰民同丰科技有限公司

1

安立辉

12

农大649

农大5181/CA1062

中国农业大学

1

李俊甫

13

农大210

师栾02-1/良星99

中国农业大学

1

解超杰

14

农大212(CK1)

农大3338/S180

中国农业大学

15

京花12号(CK2)

京冬23/京冬17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

附表2   20242025年度北京市冬小麦生产试验参试品种表

组别

序号

品种名称

亲本组合

申请者

参试

年数

联系人

节水组

生产试验

1

京丰麦1号

CA1062/冀师02-1//CA106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高新欢

2

京冬46

京冬17/CA1063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

2

田立平

3

农大212(CK1)

农大3338/S180

中国农业大学

4

京花12号(CK2)

 京冬23/京冬17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

附表3   20242025年度北京市冬小麦品种试验承试单位

试  点

高产稳产组区域试验

节水组

区域试验

节水组

生产试验

试验负责人

中国农业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昌平)

闫长生

北京农林科学院(顺义)

高新欢

北京金娃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房山)

√ 

王梦然

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海淀)

张旭

北京农林科学院(通州)

田立平

北京金玉农科技有限公司(大兴)

 

毕亚双

北京基业长宏农业有限公司(昌平)

 

夏东

北京市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基地(昌平)

范洪增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