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植物保护 > 植物保护详情页

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一、防控策略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协调应用健康栽培、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实现韭菜主要病虫害的有效控制,降低化学农药残留超标风险。

  二、防控对象

  韭菜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疫病等,主要害虫有韭菜迟眼蕈蚊、蓟马、葱须鳞蛾、蚜虫等。

  三、防控措施

  (一)健康栽培

  1.选用抗(耐)性品种。宜选用直立性强、叶色深绿的抗(耐)性品种。

  2.轮作。每3—5年与非百合科植物轮作一次。

  3.科学施肥。施足基肥,合理追肥,施用有机肥后及时覆土(沙),田园周边堆放有机肥时应做好覆盖。

  4.通风降湿。保护地应及时通风,避免长时间高湿,减少叶片结露和棚膜滴水。

  5.清洁田园。应及时除草和清除植株的病、黄、老叶,带离菜田集中深埋或堆沤处理,田园周边堆放有机肥或植株残体时应做好覆盖。

  6. 养根期管理。减少浇水,控制土壤湿度,防止植株郁闭、倒伏。露地雨后应做好排灌,防止田间积水。

  (二)物理防治

  4月底至9月中旬,采用“日晒高温覆膜法”防治韭蛆。选择太阳光线强的天气,早上8点左右用厚度0.10—0.12毫米的浅蓝色无滴膜覆盖(提前1—2天割除韭菜),膜四周尽量超出田块边缘50厘米左右,覆膜后四周用土壤压盖严实。待膜内土壤5厘米深处温度达到40 ℃,且持续超过3小时,立即揭开薄膜降温以避免对根造成伤害。揭膜后待土壤温度降低后及时灌溉,促进缓苗。

  (三)生物防治

  1.施用微生物菌剂。预防病害,扣棚前可选用木霉菌或芽孢杆菌等菌剂随水冲施,扣棚后待韭菜长到5厘米左右时,喷施枯草芽孢杆菌或木霉菌预防灰霉病、疫病;针对害虫,应在韭菜平茬后,选择阴雨天气或早晚阳光较弱时,将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或球孢白僵菌等菌剂颗粒剂与细土混匀后撒施在韭菜基部。

  2.施用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在春秋季节,当地温15—25℃时,选择阴雨天气或早晚阳光较弱时施用昆虫病原线虫制剂,随水冲施。

  (四)科学用药

  黄色粘虫板监测韭菜迟眼蕈蚊、蚜虫等害虫,在低温高湿环境注意监测灰霉病,低洼积水区域注意监测疫病。

  1.病害防治。平茬后1—2天,通过熏烟或喷雾预防病害。防治灰霉病,选用嘧霉胺、咯菌腈、腐霉利等药剂;防治疫病,选用氰霜唑等药剂。

  2.害虫防治。防治韭蛆,选用苦参碱、印楝素、灭蝇胺、虫螨腈、呋虫胺、噻虫胺、氟铃脲、噻虫嗪、氟啶脲、虱螨脲、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等药剂,采取药剂喷淋,或“二次施药法”施药(先浇一遍水、再冲施药液);防治蚜虫,选用苦参碱、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治葱须鳞蛾,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治蓟马,选用苦参碱、噻虫嗪等药剂。

  四、注意事项

  韭菜单茬生产期较短,病虫药剂防治操作应放在养根期或者平茬后,应尽量避免在韭菜生产期用药。若需生长期施药,应选择登记药剂,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规定的用药量、单季用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执行。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