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植物保护 > 植物保护详情页

小麦纹枯病识别特征

  小麦纹枯病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土传真菌性病害,目前我市冬小麦处于起身期,受近期天气影响,部分地块容易感染纹枯病,主要危害小麦的茎秆和叶片,严重时可导致小麦减产。建议广大种植户对小麦纹枯病加强识别,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一、田间症状:

  小麦纹枯病从幼苗期到拔节期均能发病,主要侵染茎基部和叶鞘。叶鞘感病先形成黄褐色近圆形病斑,逐渐扩大后形成云纹状,病斑如绕茎一周会引起整株枯死和枯白穗。病斑部位常长出灰白色菌丝体,以后纠结成团形成米粒状菌核。

  二、发生规律:

  病菌的菌核或菌丝在小麦病残体上或在土壤内越夏或越冬,成为初次侵染源。冬前和拔节孕穗期是田间两次传病高峰,被害植株上的新病斑可长出菌丝伸出寄主表面,向临近麦株蔓延进行再侵染。冬麦播种过早、过密,麦苗过旺,土壤湿度大、秋冬气温高的麦田发病较重。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