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小麦播种期较长,致使越年生杂草出苗偏晚,苗龄偏小,杂草密度相对较低。今春气温回升早,目前越年生杂草已返青,春生杂草和部分越年生杂草也将陆续出苗,麦田化学除草即将进入春季防治适期。各小麦产区的植保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广泛开展调查,摸清辖区草情,制定科学除草技术方案,适时指导本区的麦田除草工作,为今年的夏粮丰收提供技术保障。
一、发生情况与防治策略
杂草越冬基数较低。2023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对8个主栽区的22块麦田杂草调查数据表明,平均杂草密度为0.7茎·株/尺2,最高杂草密度为4.8茎·株/尺2,草种有雀麦、旱雀麦、圆柱山羊草、大穗看买娘、荠菜、播娘蒿、麦瓶草,其中禾本科杂草占59.2%,发生的田块率为31.8%,草龄主要为透针至1叶1芯期,个别地块达到4叶期。结果显示全市麦田越年生杂草密度较低,草龄偏小,禾本科杂草发生较普遍。
返青后的杂草发生情况。3月上中旬,对7个主栽区28块麦田杂草调查数据表明,平均杂草密度为2.02茎·株/尺2,最高杂草密度为19茎·株/尺2,其中越年生杂草241茎·株,占86.38%,草种有圆柱山羊草、雀麦、旱雀麦、大穗看买娘、播娘蒿、荠菜。春生草目前仅有萹蓄一种。结果显示,目前大部分麦田越年生杂草发生较轻,且春生草还未萌发,建议应适当延后开展防治。而部分麦田越年生杂草密度较高,建议应适当提前开展防治。
从冬前和春季的杂草发生情况看,目前麦田主要杂草仍为越年生杂草,随着春季气温快速回升,春生杂草将进入出苗盛期,麦田杂草也将进入防治适期。在已往的杂草防治中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须注意,一是长期使用单一药剂,导致部分种类杂草耐药性增加,甚至出现抗性种群;二是药剂选择不准。由于防治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的杀草谱相对较窄,药剂选择不当导致防治效果下降甚至根本无效;三是随意加大药剂用量,导致部分田块出现药害。
二、防治适期
麦田杂草的春季防治适期为越年生杂草春生叶1-3叶期,春生禾本科杂草1叶1芯-3叶期,春生双子叶杂草拉十字期,对应的防治适期为3月25日~4月5日,各区可根据当地杂草发生实际进行适当调整。防治适期的具体确定方法:一是根据草相确定防治适期。以越年生杂草为主的麦田,特别是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防治适期要适当提前;越年生杂草与春生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防治适期要适当延后,以春生双子叶杂草拉十字期为防治适期。二是根据地势确定防治适期。平原区春生杂草出苗早,防治适期要偏早一些;山区春生杂草出苗晚,防治适期要偏晚一些,一般在4月1~5日为宜。
三、防治方法
(一)防治策略:根据草相,科学选择配方,分类指导,适期防治,坚持化学防治为主,人工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大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的防治模式。
(二)防治措施:一是正确选择除草剂。每种除草剂都有一定的杀草谱,需根据优势草种选择合适的除草剂种类和配方,同时还要根据草龄和密度确定适合的剂量,如春季防治禾本科杂草时,杂草已分蘖,亩用药量采用说明推荐的中高剂量,防治时间也应适当提前;二是优先选择高效的施药方式,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采用大型施药机械、无人机进行统防统治,以提高防治效果。麦田除草剂可与预防白粉病和促壮防倒药剂一次性混合施用,即开展春季“一喷三防”;三是辅以人工防治措施。零星发生的杂草、残余的杂草以及畦埂、地边的杂草、电线杆周边,可直接采用人工拔除或刈割的方式进行防治。分布在麦垄中的禾本科杂草,由于苗期不易识别,可在小麦齐穗后且杂草初穗期进行人工拔除,并集中深埋处理。
(三)药剂选择与防治配方:在选对除草剂种类的前提下,还需依据草龄和密度确定合适施药量,在草龄较小、密度较低时,亩用量采用药剂说明所推荐的中剂量;在草龄较小、密度较高时,亩用量采用药剂说明所推荐的中高剂量;草龄较大,或防除耐药性较强的圆柱山羊草、节节麦、大穗看麦娘等杂草时,亩用量均需采用药剂说明所推荐的高剂量。
1.以播娘蒿、荠菜、麦家公、葎草、藜、萹蓄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复更复垦地块可选用巨星(或苯磺隆);其他地块可选用双氟磺草胺+二甲四氯钠盐、双唑草酮、辛酰溴苯腈、2甲4氯钠•唑草酮进行全田喷施。
2.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需根据草种选择合适的除草剂进行全田喷施。以雀麦、旱雀麦为主的麦田,选用氟唑磺隆(彪虎)或啶磺草胺;以看麦娘、菵草为主的麦田,选用精噁唑禾草灵(骠马)或炔草酯(麦极);以圆柱山羊草、节节麦为主的麦田或雀麦、旱雀麦和圆柱山羊草混发的麦田,选用甲基二磺隆;以野燕麦为主的麦田,选用精噁唑禾草灵或氟唑磺隆或啶磺草胺。
3.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生的麦田,可选用双氟磺草胺+二甲四氯钠盐或双唑草酮与防治相应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混配进行全田喷施。
四、注意事项
1. 正确配药,规范施药。几种除草剂混配使用时,应采用二次稀释法,即先将除草剂以少量水溶解形成母液,再倒进已加入一半水容量的药箱内,并补水到适宜亩用量,搅拌均匀后即刻进行喷施。混配药剂要现使现配,不得长时间停放。严格按推荐用量使用除草剂,不得随意增加用药量,以防止发生药害。
2. 注意天气变化,确保施药效果。喷药应选在无风或微风天气进行,天气晴朗、土壤墒情好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施用含甲基二磺隆成份的除草剂需在日均气温超过10℃,且施药前后3天不能有大幅度降温的气候条件下进行。施药后24小时后才能进行浇水喷灌,以免影响除草效果。
3. 全面施药,消除防治死角。施药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喷头出药情况,及时排除堵塞;施药时尽量匀速前进,避免漏喷、重喷,特别是地边和畦埂应做重点施药;地块中有电线杆的,在采用大型药械或无人机施药时因安全原因,仍会存在防治死角,出现草带,需进行人工补防。
4. 加强防护,注意安全。施药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作业过程中禁止抽烟、饮食,防止中毒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