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植物保护 > 植物保护详情页

2024年农田灭鼠技术指导意见

  鼠害是农业生产重要的生物灾害之一,不仅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还能传播数十种人畜共患疾病,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因此鼠害防控是一项重要的植保工作。随着春季气温的回升,害鼠即将进入繁殖季节,活动频繁,急需补充食物,是控制鼠害的有利时机。各区要高度重视,尽早行动起来,结合本区害鼠发生实际,统筹安排,制定可行的灭鼠方案,认真抓好今年的农田统一灭鼠工作。

  一、鼠害发生趋势

  根据全市农田鼠情监测数据及TBS(围栏捕鼠系统)示范区捕鼠情况,结合气象、栽培、害鼠生物学特性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4年全市农田鼠害呈上升趋势,整体发生水平为轻发生,个别农田、设施园区等环境偏重发生,预计全市农田鼠害发生面积100万亩次。全市农田鼠害呈现发生不均匀、季节性加重等特点,存在局部危害加重的风险。另外,鼢鼠等地下生活的害鼠在部分农田零星发生,需进行重点查治。

  二、防控目标

  通过开展春季的全面灭鼠和秋季的重点区域灭鼠,力争将农田害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平均灭鼠效果达到85%以上,确保实现“保生态、护产业、健康宜居”的农田鼠害防控目标。

  三、防控策略

  根据农田鼠害发生实际,按照“五统一”灭鼠模式,采用综合控鼠措施,逐步减少化学杀鼠剂的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针对灾后突发鼠情,应加强监测和应急防控工作。今年灭鼠重点推广技术:一是全面推广减量控鼠技术和毒饵站保护性投饵技术,科学减少毒饵投放量;二是在适宜的农田环境推广应用粘鼠板、TBS、地箭和电子猫等物理灭鼠技术;三是采用重点区域投饵方式,提高毒饵利用率。

  四、防控范围及时间安排

  (一)春季灭鼠为全面防控,范围包括所有农田环境,统一灭鼠时间为3月下旬-4月下旬,各区可根据当地鼠害发生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二)秋季灭鼠为重点查治,范围包括设施保护地及周边区域,具体灭鼠时间为10月下旬-11月中旬。

  五、灭鼠模式及防控技术措施

  (一)坚持五统一灭鼠模式

  统一灭鼠物资供应:灭鼠药剂选用抗凝血杀鼠剂成品毒饵,由各区或乡镇统一到合法生产企业购买已正式登记的合格产品,粘鼠板、毒饵站等其他灭鼠物资也应选购正规企业的产品。

  统一灭鼠时间:各区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灭鼠工作,每个区需3天内完成全境的毒饵投放,每个乡镇需1天内完成毒饵投放。

  统一宣传培训:各区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明白纸、微信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灭鼠技术,告知灭鼠注意事项,普及科学灭鼠知识。同时应做好专业投药人员的培训,规范投药技术。

  统一投药技术: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投药员按照统一的投药技术要求,规范进行投饵。同时要定期检查毒饵消耗情况,及时补足毒饵,直至毒饵不再消耗。

  统一检查防效:统一采用夹捕法,按照测报规范于投药前3天和投药后10天开展调查,以捕获率下降率评估灭鼠效果。

  (二)防控技术措施

  1、减量控鼠技术。采用重点区域投饵方式,即在害鼠栖息地及鼠穴投饵,每堆投饵2~4g。具体布放方法:白地、露地菜田沿地边、沟渠一侧,间隔5m成堆布放一堆毒饵;麦田沿地边5~10m布放1条环状药带,堆距5m,同时在电线杆和机井周边进行散点投饵;林地、果园沿林地、果园周边布放一条环状药带,堆距5m;山区坡地沿每个坡坎底边投放一条药带,堆距5m;设施保护地沿设施后墙墙根,办公区的厨房、厕所、库房内外,园区围墙内墙根布放一个环状药带,堆距5m。杂物堆下进行散点式投饵,每处投饵1~2堆。

  2、毒饵站灭鼠技术。毒饵站适合在各种农田环境推广应用,具体可参照减量控鼠技术的不同农田环境的布放方法,毒饵站间隔20m,每个毒饵站投饵10~15g。

  3、粘鼠板灭鼠技术。粘鼠板可选用2种布放方式,一是与毒饵站配合使用,即将半张粘鼠板卷成筒状,开口朝上的放入毒饵站内;二是将粘鼠板折叠成纸质毒饵站形状单独使用,参照减量控鼠技术的不同农田环境的布放方法进行布放。为增加捕鼠效果,建议在粘鼠板中间位置放1~2粒生花生米作诱饵。

  4、TBS灭鼠技术。TBS灭鼠技术也是一种物理灭鼠技术,可用于鼠情监测和小环境的灭鼠,多采用篱壁式安装方式,一次安装可持续控制4~5年,目前全市共设有5个示范区。

  5、地箭灭鼠技术。地箭是利用营地下生活的鼢鼠具有的堵洞习性,设置的专用于捕杀鼢鼠的工具。布放方法:在最新的两土丘间的鼠洞道中央,挖一个比洞道深10cm的小坑,在洞道口下坑壁上钉两个平行的钉子。把靠近洞道口50~60cm的地皮铲薄。插入地箭,第一根距洞口15cm,各箭距离3cm。用手把地箭穿透地皮到洞道,再提起,用洞土轻轻稳住地箭,使地箭尖头与洞道顶部平齐。距洞道口25cm的两侧插木柱,上面放横梁搭成杠杆架,把石板拴在杠杆上,石板平面对准地箭,吊在杠杆架上。杠杆的另一头拴上细绳,细绳的下端轻轻别在钉上的小横支棍上。捏一泥球插入洞道口对准细绳。当鼢鼠来堵洞时,泥球碰脱横支棍。石板压下地箭,可将鼢鼠钉住。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

  各区要高度重视农田鼠害防灾防疫工作,认真落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积极争取灭鼠资金,精心组织,细化任务,及时组织灭鼠物资,并结合当地害鼠发生实际制定可行的灭鼠实施方案,确保高质量的完成今年的灭鼠工作。

  (二)抓好灭鼠试验示范

  各区应结合当地实际,建立1-2个灭鼠示范区,积极开展灭鼠试验示范,全面展示综合灭鼠技术,大力毒饵站、粘鼠板等安全灭鼠技术的应用,以点带面推动辖区农田统一灭鼠工作。

  (三)加强技术指导和检查

  灭鼠期间,各区植保部门要适时指导乡镇灭鼠工作,检查灭鼠任务落实情况、毒饵布放情况和灭鼠效果,及时查遗补漏,确保灭鼠工作顺利完成。认真及时完成灭鼠总结,并于6月10日前上报市植保站粮经科。

  (四)加强鼠情监测

  各区要加强鼠害监测工作,按照农区鼠害监测技术规范(NY/T 1481-2007)要求,采用夹捕法、TBS法和物联网智能监测法,定人、定时、定点适时开展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害鼠发生动态,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灭鼠技术方案,科学指导辖区灭鼠工作的开展。

  (五)做好安全防护,确保灭鼠安全

  各区要加强鼠药管理,完善出入库登记制度,做好剩余毒饵的回收与集中保存工作,确保灭鼠安全。

  1、防疫措施:监测人员应穿消毒过的防蚤衣、防蚤袜,戴手套和工作帽,调查用的仪器、设备及解剖前的老鼠要做无蚤处理,使用后要进行严格消毒。

  2、设施保护地灭鼠后3天应及时封闭害鼠洞口,捕获的鼠尸要及时深埋。

  3、投饵人员需戴手套、穿工作服,避免鼠药直接接触皮肤,如有接触应立即用肥皂洗净。投饵过程中严禁吸烟、吃食物,投饵工具用完后要集中处理。

  4、投药的地块要在一月内禁止放牧和家畜进入取食。

  5、维生素K1是此类鼠药的特效解毒剂,一旦发生中毒事故要及时到附近的医院就医抢救。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