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植物保护 > 植物保护详情页

作物生病不要慌,植物医生来帮忙-番茄篇(九) ——番茄晚疫病

  番茄晚疫病是番茄常见病害之一。

  1.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叶、茎和果实。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后转为褐色。高湿时,叶背病健交界处长出白霉,整个叶腐烂。茎秆染病,产生长条状暗褐色凹陷条斑,可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最终导致植株萎蔫或倒伏,高湿条件下病部会产生白色霉层。果实染病首先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渍状暗绿色,后变为暗褐色或棕褐色,不规则云纹状,稍凹陷,边缘明显,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可产生少量白霉,迅速腐烂。

  2.发病规律

  该病由真菌引起。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风雨、灌溉传播,由气孔和表皮直接侵入,番茄染病后形成中心病株,条件适合可迅速蔓延。低温、高湿有利发病,适温18-26℃,相对湿度85%以上利于发病。降雨早、雨日多、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有利于发生和流行。多年连作、密度过大、偏施氮肥、浇水过多或浇后遇阴雨天、保护地放风不及时等均可诱发及加重发生。

  3.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以增温、排湿为目标,采用滴灌、膜下暗灌,降低湿度;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带出田外集中销毁,防止病害蔓延。

  (2)化学防治: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清除病部,在周围3-5米立即喷药,可选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0%霜霉·精甲霜水剂,每隔3-5天喷1次,连喷2-3次,封锁发病中心;如果病害继续扩展,可选用上述药剂全田喷施,5-7天1次,连喷3-4次。

屏幕截图 2023-09-18 141346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