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植物保护 > 植物保护详情页

作物生病不要慌,植物医生来帮忙-番茄篇(五)——番茄斑枯病

  番茄斑枯病是番茄常见病害之一。

  1.症状识别

  番茄斑枯病初发病时,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小圆斑,不久正反面都出现圆形和近圆形的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灰白色、凹陷,一般直径2-3毫米,密生黑色小粒点。发病严重时,叶片逐渐枯黄,植株早衰,造成早期落叶。茎上病斑椭圆形、褐色,果实上病斑褐色、圆形。

  2.发病规律

  番茄斑枯病由真菌引起。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可借雨水溅到番茄叶片上,所以接近地面的叶片首先发病。此外,雨后或早晚露水未干前,可通过农事操作进行传播。温暖潮湿及阴天都有利于斑枯病发生。当气温在15℃以上,遇阴雨天气,病害容易流行。斑枯病常在初夏发生,到果实采收中后期蔓延很快。

  3.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番茄采收后,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余物和田边杂草,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及时打掉下部病叶、老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3%多抗霉素水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屏幕截图 2023-09-12 173105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