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特殊天气农业生产提示 > 天气详情页

北京全市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附涉农主体实用指南

  8月4日13时00分,本市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今日午后开始,本市将出现强降雨天气,最强降雨集中在4日18时至5日05时。市防汛指挥部启动全市防汛一级应急响应,请市民注意安全防范。

  请市民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出行人员关注出行提醒,遇有积水路段请勿涉水行车,不要在低洼路段和区域停放车辆。请企事业单位除保障城市运行、民生服务等外,非必要不要求员工到岗上班。停止有组织的文旅活动和文化艺术培训、室内外体育赛事活动及体育运动类培训活动,并做好人员的安全疏散工作。学校停止全部线下教学活动和野外教学活动,培训机构停止全部线下培训活动,妥善安置、安全转移相应滞留人员。在建工地停工,及时转移、妥善安置相关工地人员。停止涉山涉水户外旅游,关闭所有景区、公园、林场,民宿和民俗户停业,游客疏导劝返,并做好受威胁游客疏散避险。重点危险区域和主要抢险救援道路将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措施,必要时将采取地铁、公交停运措施。涉及山区地质灾害沿线和途经洪水区域的火车将及时采取停运、折返或迂回等措施。

  请山区险村险户、滞留游客、城区危旧房屋、低洼院落等受威胁人员,要服从安排尽早转移,避险转移后未经允许不得返回,遇有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110或119。

  【防汛预警】紧急提醒! "七下八上"主汛期来袭,这些农业防灾要点必须掌握!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最关键阶段,气象部门预警:持续强降雨易引发山区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安全。种植大户、养殖场主注意了!这份农业汛期指南请速速查收→

雨后秋粮生产莫慌张 这份指南帮您忙

  为减少下雨天气对秋粮作物造成的一定影响,促进作物恢复生长,请参考如下技术意见:

  及时排涝防渍,保障根系活力

  低洼地块应立即清理排水沟渠,确保积水在1~2天内排净,避免根系缺氧死亡,可调用抽水泵等设备辅助排水。积水退后3~5天(土层稍干时),可进地的作物及时中耕散墒,深度5~8厘米,破除板结,增强土壤透气性,松土时避免损伤甘薯等块根或根系。

  分类雨后恢复,促进作物生长

  玉米:一是及时补充追肥。针对受涝土壤养分被淋洗地块,采用无人机或水肥一体化形式,及时补充速效氮肥10~15公斤,促进植株恢复。

  二是及时综合防治。加强玉米南方锈病等流行性病害和棉铃虫、甜菜夜蛾、粘虫等迁飞性害虫监测、调查,及时掌握发生情况。排涝除湿后结合病虫害防治,通过混合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和植调剂(诱抗剂)等开展“一喷多促”。

  三是促进授粉灌浆。雨后晴天利用无人机等方式进行人工干预和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或在授粉后15天内增施粒肥,提升千粒重。

  四是科学应对倒伏。根倒为主的拔节期夏玉米,无需人工扶直,可依靠自身调节能力恢复直立。

  甘薯:一是补肥养苗促膨。结合中耕每亩追施硫酸钾10~15公斤+尿素4~5公斤,补充养分;同时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每亩10~15毫升),间隔7天喷施2~3次,促进养分向薯块转移。

  二是病虫防控保产。重点防治根腐病、黑斑病及甘薯卷叶虫、天蛾等。

  三是控旺稳长提质。对旺长地块,可人工提蔓(不翻蔓),拉断不定根;或喷施多效唑(每亩5%可湿性粉剂30~40克兑水30公斤),抑制茎叶生长,促进薯块膨大。控旺时间选在晴天上午,避免雨后立即喷施。

  合理进行改种,减轻雨后影响

  因涝害产生大量死苗的地块,应在雨后及时耕整地,改种其他短生育期作物,如荞麦、白菜、萝卜、胡萝卜、结球生菜、青花菜等。

雨后畜牧养殖如何应对? 实用指南请收好

  为帮助广大养殖场(户)尽快恢复生产,减少损失,助力畜牧养殖业实现平稳发展,根据本次雨情特点制定指导意见供参考:

  及时清理和修复养殖设施

  一是及时清理淤泥杂物。

  二是及时检查与修复圈舍结构。

  三是加固附属设施。

  四是及时修复电力和环控系统。

  加强畜禽养殖管理 提升畜禽机体抵抗力

  一是保证饲料质量,提高营养水平。

  二是保障饮水清洁卫生,防止腹泻发生。

  三是调整畜禽养殖策略,加强日常管理。

  规范粪污处理 防止外溢污染

  检查维修存储设施,及时清理溢池粪污。及时检查堆粪场、贮液池等粪污存储设施,有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防止雨水进入堆粪场、贮液池,造成污水外溢,对于溢出的粪污及时收集,运送到指定的处理场所进行处理,对场区进行全面消毒,防止病原传播。

  优化养殖生产结构 提升多方应对能力

  一是淘汰受应激较大畜禽个体。二是合理减补栏。三是开展技术培训学习。

汛期水产养殖如何避险? 这份实用指南请收好

  强降雨应对措施

  01 关注气象预警,做好防汛准备

  加强防汛抗灾意识,密切关注气象、水文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科学做好防汛准备。

  02 及时增氧

  正常情况下通过日常换水的方法可基本保证池水溶氧量,但夏季常因天气闷热、气压低、降雨频等原因,养殖水体的自然溶氧量下降,单靠正常换水已不能有效保证养殖水体溶氧,还要采取以下增氧措施:

  (1)机械增氧。有增氧机和微孔增氧设备要及时开机增氧。开机时间一般选在夜间,此时开机除起增氧作用外,还有助于降低水温。

  (2)化学增氧。严重缺氧时还可投化学增氧剂救急。

  (3)人工增氧。无机械增氧设备的也可用人工的方法搅动池水,尽量使池水充分活动起来。池水溶解氧要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即使在强降雨后的短时间内底层水溶解氧也不能低于3毫克/升。

  03 及时修复养殖设施

  对于损失轻微的水产养殖区,要对养殖设施、池塘堤坝等进行全面加固修复;对被淹没的池塘,水位一旦回落,要抓紧抢修养殖设施,为补放苗种做准备。

  04 适时补放水产苗种

  认真做好受灾渔业水域剩余养殖品种调查,科学评估灾后养殖水域内现存养殖品种的数量,以便做好消毒免疫、苗种补放和后期的饲养管理。

  05 防止疫病发生

  及时打捞死鱼,迅速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忌将死鱼随便乱扔。

  强化渔业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的意识,坚持对打捞死鱼的工具、器皿、人员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病发生。

  加大水生动植物疾病测报和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力度,一旦发现疫情,应通过规定程序及时上报,做好应急处置。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