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特殊天气农业生产提示 > 天气详情页

果蔬雹灾预防和灾后应急管理措施

  近段时间,我市连续出现风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损失。一些果蔬生产园区、基地和农户受灾较重,风雨冰雹造成果蔬植株受伤,叶片受损,果实被砸伤砸落,产量和商品性严重下降。为了有效降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果蔬生产的不良影响,应重视防灾减灾,及时做好灾后应急生产管理,尽可能降低生产损失。

  一、雹灾预防措施

  1.关注天气预报

  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提前了解可能出现的强风冰雹等恶劣天气情况,以便及时做好防范准备。

  2.参加农业保险

  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防范能力相对薄弱的园区、生产单位和农户,应尽早参投各类农业保险,如遭遇灾害,可取得部分保险补偿,降低损失。

  3.提前做好灾害应对准备

  提前疏通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以避免积水引发渍害。检查设施大棚骨架,修复变形的支架,并增设支撑杆或拉杆。优先选择抗冲击材料(如加厚膜、PC板)覆盖棚顶,或把棉被放下来,以增强其抗风抗雹的能力。

  4.搭建防雹设施

  有条件的园区应在冰雹多发季节提前准备,搭建防雹网架,需要时迅速启用防雹网,减小冰雹的冲击力;对于露地蔬菜,可以结合支架设置临时遮蔽物(如防水布、防虫网,或遮阳网)。

  5.果树及时套袋

  果实套袋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果树管理措施,对抵御自然灾害也有一定作用。春季应及时对果树进行果实套袋,可降低冰雹对果实的直接损害。

  二、果园灾后应急管理措施

  1.及时清理果园

  及时清除果园内的残枝、落叶、落果等,挖坑深埋或清运到园外,减少病害侵染源。对有淤泥积水的果园,要尽快排除积水,清除淤泥,露出果树枝干,防止涝害。

  2.修剪、保护树体

  果树受灾后枝干、叶片和果实上会有大量伤口,树势较弱,抗病能力降低。应及时疏剪砸断、风折的枝条,剪除受伤严重的果实和叶片,喷布广谱性内吸性杀菌剂,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两次。对较大的伤口进行适当的修整和消毒处理,涂抹伤口保护剂,提高伤口的愈合能力。

  3.处置受伤果实

  及时摘除无商品价值的重伤果。尚未完成疏果的,在定果时宜优先疏除雹伤果。对雹伤果实占比较大的树体及园区且尚未完成套袋的,不建议再继续套袋。

  4.及时追肥补养

  为促进受伤果树快速恢复,叶面可喷布1次0.3%磷酸二氢钾或0.3%尿素,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同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挂果树每株0.5-1Kg,小树可酌减,增强果树的抗逆性和生长势。

  5.修缮果园设施

  修整加固果园大棚、立柱、钢丝等设施,修缮果园电源、水肥一体化设施等设备,疏通园沟、路沟,维护排水防涝设施,确保果园各项生产设施安全完备。

  三、蔬菜生产灾后补救措施

  1.及时清理维护

  灾后及时清理蔬菜大棚、温室顶部的冰雹残留物,更换断裂的棚架、破损的薄膜,防止二次进水;疏通内外排水系统,避免蔬菜根系缺氧腐烂。

  2.加强进水棚室、露地蔬菜管理

  (1)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涝害。

  (2)通风降湿,调节棚内温湿度,避免高温高湿诱发病害,对受损较轻的蔬菜进行遮阳缓苗。

  (3)中耕松土避免土壤板结,增施生物菌肥促进土壤修复;叶面喷施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补充蔬菜营养。

  3.开展病害防控

  对受灾蔬菜全园、全地块喷施广谱杀菌剂(如代森锰锌、多菌灵),预防病菌从伤口侵入,造成病害大面积发生,重点防控灰霉病、软腐病等次生病害。

  4.绝收地块及时复产

  及时清理绝收地块的蔬菜残体,消毒后改种豆角、豇豆、黄瓜、速生叶菜(如小白菜、油菜、散叶生菜)或耐热品种(如耐热苋菜、空心菜、大白菜、胡萝卜、萝卜等),以缩短生产周期,更快获取收益。

  2025年5月16日

  北京农业科技云平台“农爱问”专家服务团队

  北京农业科技云平台“农爱问”是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指导下,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研发,并联合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促进中心共同打造的数字+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智能咨询平台。该平台利用AI新一代智能信息技术,汇聚首都农业科技专家资源,致力于面向广大农户提供实时、便捷、一站式农业专家服务,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