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农业技术推广情况

2025年北京市小麦拔节期管理意见

  一、返青以来气象条件

  小麦返青以来(3月8日至4月8日),麦区平均气温11.1℃,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偏低0.1℃),较常年同期偏高2.5℃,期间积温为354.2℃.d,与去年同期(359.6℃.d)基本持平,比常年同期偏多74.2℃.d,3月下旬出现明显降温过程,麦区最低气温降至-5.8℃~-1.1℃;累计降雨2.2毫米,较去年和常年同期偏少4.5和8.2毫米;累计日照时数261.6小时,较去年和常年同期偏多23.0和27.8小时。返青以来气温起伏变化,降水偏少,小麦生育进程较去年和常年略早,3月下旬的低温造成部分麦田叶片冻伤。

  二、起身期小麦苗情

  (一)起身期苗情好于去年和常年

  3月26日~4月4日,市农技推广站组织各区对51个监测点苗情调查表明,全市小麦起身期为3月29日,较去年和常年早2和1天;起身期平均总茎数为134.9万/亩,较去年和常年增加10.7和35.6万/亩;平均单株分蘖3.1个,较去年增加0.3个;单株次生根6.7条,与去年相近。其中,总茎数大于等于120万/亩群体偏大的麦田占49.0%,较去年和常年增加17.0和29.0个百分点;群体100~120万/亩的一类麦田占31.4%,较去年减少4.6个百分点,较常年增加2.0个百分点;群体80~100万/亩的二类麦田占13.7%,较去年和常年减少6.3和16.9个百分点;群体小于80万/亩的三类麦田占5.9%,较去年和常年减少6.1和14.1个百分点。

  总体上,起身期二类及以上麦田占94.1%,较今年返青期和去年、常年起身期提高9.7、6.1和14.0个百分点,苗情进一步转化升级,但群体偏大的麦田占比历年最高,49.0%的麦田群体大于等于120万/亩,19.6%的麦田群体大于等于150万/亩。另外,市气候中心卫星遥感监测群体偏大、一类、二类及三类麦田占比分别为51.3%、29.5%、14.2%和5.0%,与51个监测点田间调查苗情相近。

表1  2025年小麦起身期苗情与返青期及上年和常年起身期比较

苗情分类

起身期(月.日)

最高茎(万/亩)

主茎叶龄(片)

单株分蘖(个)

单株次生根(条)

苗情占比%

较返青增减(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百分点)

较常年同期(百分点)

≥120万

偏旺苗

3.26

155.2

2.7

3.4

7.5

49.0

3.9

17.0

29.0

100~120万一类苗

3.29

111.0

2.7

2.9

6.0

31.4

3.9

-4.6

2.0

80~100万

二类苗

3.31

91.3

2.4

2.4

5.6

13.7

1.9

-6.3

-16.9

<80万

三类苗

3.31

72.3

2.7

2.2

3.9

5.9

-9.7

-6.1

-14.1

合计/平均

3.29

134.9

2.7

3.1

6.7

100.0

0

0

0

  三、拔节期管理意见

  返青以来的0℃以上积温与去年相近,气象预报4月11-13日有降温天气影响,预计小麦拔节期在4月15日左右,较去年略推迟1~2天。

  据统计51个监测点中43.1%的麦田、问卷星调查33个农户中75.8%的农户在起身期实施了镇压或化控防倒,但群体过大的麦田仍存在倒伏风险;另外,受冬春连旱影响,个别农户在2月下旬进行了施肥浇水或补水抗旱,这部分返青后未实施肥水管理的麦田,目前土壤墒情较差;返青后实施了肥水管理的,苗情墒情总体较好。拔节期管理是保穗增粒的关键时期,所有麦田都要施肥浇水,但针对今年的苗情,应科学调整肥水管理时间,达到构建合理群体、健壮个体、防止倒伏的目的。管理意见如下:

  (一)肥水管理

  1.因墒管理

  今年小麦返青以来,降水偏少,据4月7日全市42个自动墒情监测点数据,麦田0~10cm、10~20cm土层平均相对含水量分别为61.85%和73.46%,0~10cm土壤墒情为轻旱,其中35.7%的地块0~1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平均为46.90%。返青以来未进行肥水管理或只在早春进行了肥水管理的地块或土壤偏沙失墒较快的地块,目前土壤墒情较差、麦苗明显表现出旱象的麦田,分蘖两极分化已基本完成,应立即进行肥水管理,一般亩施尿素10~15公斤,亩灌水40~45方,防止分蘖过度退化,保证足够穗数。

  2.因苗管理

  一是群体较小的三类麦田要连续促进管理,促进中等分蘖多成穗,建议与返青-起身期肥水管理间隔12天左右。二是返青期已进行了肥水管理,起身期群体正常的一类和二类壮苗,拔节期肥水管理在5叶露尖前后进行(4月15~22日),在6叶露尖前完成,先管二类苗再管一类苗,建议与返青期管理间隔15天左右。三是群体偏大、无效分蘖尚未完全退化、有倒伏风险的麦田,管理应推迟到5叶一大心或6叶露尖开始(4月20日以后),尽量在挑旗期(4月30日左右)前完成肥水管理。农户要密切关注分蘖退化和苗情长势变化,防止控制过头影响成穗数及穗粒数。一般亩施尿素10~15公斤,亩灌水40方左右。

  (二)叶片受伤麦田补救

  3月底低温导致叶片冻伤青枯、局部养分不足点片黄苗、撒肥时有露水造成烧苗干尖、化学除草喷药不均匀造成叶片干尖,这些有问题的麦田,可喷施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增强麦苗抗逆性,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三)撒毒土防治害虫

  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造成点片死苗,或者上年度吸浆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将辛硫磷颗粒和尿素一起撒施后浇水,可有效灭杀地下害虫及吸浆虫幼虫,减轻对麦苗的危害。

  (四)喷药防治病害

  发生茎基腐病、纹枯病等病害的地块,返青至起身期已喷药防治的,要及时查看病害变化情况,若病害减轻不明显,要在拔节期喷施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烯氰菌酯)等药剂防治,也可预防白粉病、锈病等病害,喷药时间与上次间隔7~10天。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