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农业技术推广情况 > 农业技术推广详情

极端大风过后种植业恢复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4月11-13日,我市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极端大风天气,对种植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损失。为科学指导灾后恢复生产,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保障种植业生产安全稳定,现就极端大风过后种植业恢复生产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落实灾后紧急处理措施

  1.排查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受损农业设施,重点检查骨架变形、棚膜破损、地锚松动等问题,发现隐患立即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次生灾害。检查卷帘机、补光灯等设备是否损坏,切断受损电路设备电源,避免漏电引发安全事故。及时巡查有无残膜悬挂高处现象,尤其是铁路周边,如有空飘残膜要迅速清理。

  2.现场清理与物资回收。及时清理田间及设施内散落的断裂支架等尖锐废弃物,避免划伤人员或作物。适时处理未被损毁的保温被、遮阳网等物资,分类存放备用。收集被风吹散的地膜、棚膜等损毁物资,集中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二、做好设施修复与加固

  1.及时修复破损设施。轻微受损的设施,及时调整保温被,修补棚膜漏洞,局部加固骨架连接节点,重新固定压膜线;受损严重的棚室,安排专业作业检查电路及设备,拆除危险结构并进行修复,选择晴好无风天气更换棚膜。

  2.采取应急保温措施。棚膜破损严重的设施内可临时搭建小拱棚或直接盖膜保温,保障作物正常生长;降温天气温室夜间可在无膜情况下直接放苫保温,天气转好后及时补扣棚膜。

  3.加强设施环境管理。大风过后设施及时进行通风换气,降温期间注意日光温室开上(风口)不开下(风口),塑料大棚风口开东(风口)不开西(风口)。

  三、加强作物与田间管理

  (一)设施生产

  1.蔬菜作物:多数大棚果类蔬菜正处缓苗阶段,受损地块大风过后要及时查苗补苗、滴灌给水;温室果菜类蔬菜及部分大棚果菜已进入开花坐果和采收期,宜浇水同时追施水溶肥,受损植株及时清理受损枝杈。

  2.特色作物:草莓已进入生产中后期,要合理调控与灌水,降低棚内湿度,短暂通风10~15分钟,排出湿气,但要避免温度骤降;同时应及时采收果实,避免降低果实商品性。温室西瓜已进入结果后期,应注意温度监测,并做好棚室保温和封闭,防止温差过大造成裂瓜;大棚西瓜进入伸蔓期或结果前期,应及时绑蔓、绑瓜。对于已坐住果的西瓜,应亩追施“平衡生长型”的全水溶性肥料8kg~10kg,亩灌水15~20方,以促进果实膨大。大风过后如有落果的植株,应继续授粉坐果以减少损失 。

  (二)露地生产

  1.露地蔬菜:大部分地块正处团棵期,部分地块处于缓苗期,大风过后容易引起土壤湿度快速降低,需根据情况小水缓灌增湿,及时喷施0.2%磷酸二氢钾+0.1%尿素叶面肥或冲施腐殖酸水溶肥,促进新叶生长,对于缓苗期地块要及时查苗补苗。

  2.粮食作物:目前小麦开始拔节,大风天气容易加速土壤失墒,要结合苗情做好拔节期肥水管理,原则上所有麦田都要施肥浇水,一般亩施尿素10~15公斤,亩灌水40~45方,构建合理群体和健壮个体,奠定丰收基础。

  (三)农膜使用

  1.地膜覆压培土。露地覆盖的地膜如有封膜不严、跑膜现象,要及时覆压,膜边培土压膜7~10厘米,风大的地方畦面要每隔2~3米适当压土,并加大膜两边压入土的部分。高畦栽培时,应将薄膜压入畦沟底部。

  2.修补更换棚膜。破损不严重的棚膜,可通过内外包夹使用黏合剂黏贴块状农膜的办法修补,修补时外侧选用0.08~0.10毫米厚度、内侧选用0.01~0.015毫米厚度的农膜。破损严重的棚膜,要选择晴好无风天气及时更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