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农业技术推广情况 > 农业技术推广详情

2024年北京地区春茬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技术指导意见

  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是黑木耳出耳方式之一,近两年在我市延庆、怀柔区有所发展。目前正值春茬黑木耳棚室吊袋生产关键时期,为提高黑木耳产量和品质,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供种植主体参考。

  一、菌棒开口

  将培养好的菌袋运进棚后,使用电动或手动开口机为菌袋开“Y”形口。建议16.2cm×33cm(折幅×长度,料柱高度18cm)的菌袋每袋开口140~180个,即开口机安装14~18排刀轮,推荐使用16排。孔径越大越易出耳,但耳形差。孔径越小耳根越小,但容易憋芽。为兼顾耳片质量和管理难度,建议种植户选择4~6mm的孔径,但需管理精心防止憋芽。开口时一定要注意划透菌袋及菌膜,开孔深度0.3~0.5cm,使进入新鲜空气,刺激原基分化并形成耳芽。

  二、封口管理

  开口后的菌袋呈墙式码放在大棚地面上,一般3~4层菌袋高为佳,以避免挤压菌袋变形,菌袋料温过高。大棚棚膜上覆盖六针遮阳网,保持散射光照射。开口7天后开始使用微喷喷水,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左右,持续5~7天,使菌袋菌丝恢复生长、封住出耳口,即耳线形成。

  三、吊袋

  当菌袋开口处形成耳线,即可吊袋,进入出耳管理。在棚内框架横杆上,每隔20~25cm处,按“品”字形系紧三根(或两根)尼龙绳,并底部打结。然后把形成耳线的菌袋袋口朝下夹在尼龙绳上,然后在三根尼龙绳上扣上两头带钩的细铁钩(长度以5cm为宜,也可采用塑料三角托),即可吊完一袋。第二袋按同样步骤将菌袋托在细铁钩上,以此类推一直吊完为止。一般每组尼龙绳可立体吊8袋。吊袋时每行之间应按“品”字形进行,袋与袋之间距离不宜少于20cm,行与行之间距离不能少于25cm。菌袋离地面30~50cm左右,以利于通风,防止产生畸形木耳,提高产量。为了防止通风时菌袋随风摇晃,相互碰撞使耳芽脱落,吊绳底部用绳连接在一起。

  四、催芽管理

  菌袋开始吊袋2~3天内,不可以浇水,温度要靠遮阳网和塑料薄膜调节,使温度控制在20~25℃。通过向地面上浇水,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始终保持在80%左右。待2~3天菌袋菌丝恢复后可以往菌袋上浇水,每天进行间歇喷水,使湿度达到90%。这阶段切忌浇重水,以保湿为主,每天通风2次,持续7~10天后,形成黄豆粒大小的耳芽。

  五、耳片生长期管理

  子实体边缘分化出耳片,并逐渐向外伸展。这阶段应逐渐加大浇水量,加大通风,喷水尽量喷雾状水,为保证耳片黑、厚,要适当控制耳片生长速度,原则上棚内温度超过25℃不浇水,早春一般在午后3点至次日9点之前这段时间进行间歇喷水,5月份后一般在午后5点至次日7点之前这段时间浇水,使空气相对湿度始终保持在90%~95%。采取间歇式浇水,浇水30~40分钟,停水15~20分钟,重复3~4次。根据气温情况,一般浇水时放下棚膜,不浇水时将棚膜及遮阳网卷到棚顶进行通风和晒袋。正常情况下,喷水后通风,每天通风3~4次,天热时早晚通风,气温低时在中午通风。温度高湿度大时还可通过盖遮荫网、掀开棚四周塑料膜进行通风调节,严防高温高湿。

  六、采耳

  当黑木耳耳片长到3~5cm,耳片边缘平展,此时需及时采收,以保证耳片商品性最佳。耳片圆整、正反面明显、耳片黑厚是优质耳片的表现。采收时,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耳片,将耳片采下并放入筐内或铺在地面的尼龙膜上。

  七、转潮管理

  耳片采收后,将大棚的塑料薄膜和遮阳网卷至棚顶,晒袋5天左右,然后再浇水管理,即采取“干干湿湿”水分管理策略。第二潮耳管理方法与第一潮耳大致相同,大湿度大通风交替是关键。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