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第三十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 > 种业专题详情

【藏技于农】 “抗病基因”促进水稻产业绿色发展

  编者按:

  北京市全方面发展打造“种业之都”初见成效,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四大种业体系,种业创新研究成果突出,种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逐步成为全国种业科技创新中心、种业企业聚集中心和种业交易交流中心。近年来,北京种业科技成果也如雨后春笋涌现,种业发展焕发蓬勃生机,借此专题,北京美丽乡村网特优选15项创新成果,以飨读者。

  针对上世纪后期我国水稻白叶枯病危害严重而又高度依赖国外抗白叶枯病基因资源的育种“瓶颈”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赵开军研究员及其合作团队历经28年的持续系统研究,创建了抗白叶枯病资源的抗谱全覆盖筛选技术,从18个种的2000份野生稻中挖掘出广谱高抗白叶枯病野生稻种质RBB16,并将其抗病性导入栽培稻,创制出国际标杆性的广谱高抗白叶枯病新种质CBB23,改写了我国长期依赖国外抗白叶枯病资源的历史。

  该团队还克隆了国际著名的广谱高抗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及病原菌中的互作基因avrXa23,从而阐明Xa23广谱高抗白叶枯病的分子机理,为其有效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发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Xa23的高效育种技术,突破了野生稻抗病基因难以直接用于栽培稻育种的困局。

  目前,Xa23基因资源及其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已被全国47个单位引用,成为我国水稻育种行业的抗白叶枯病主流基因,全国已审定含Xa23的抗病水稻品种72个,累计推广应用1.03亿亩,且另有近百个新组合已进入区域试验等待审定程序。该成果在驱动我国抗病水稻品种升级换代、解决白叶枯病危害问题及促进水稻产业绿色发展等方面持续发挥关键作用。该项成果分别于2019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奖,2021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2022年获大北农科技一等奖。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