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际在于春,当前,正值春季设施蔬菜生产准备的关键阶段。在众多的备耕事项之中,种苗作用最为突出。在农村,常能听到“有钱买籽,没钱买苗”这句话,凸显了在关键时期抓好种苗生产的重要性,因为一旦错过农时,就是花再多的钱也很难买到理想种苗。春季育苗棚室多种病害易发高发,生产者千万不能忽视。今天,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根据生产实际梳理出几种易发高发病害的特征与防控技术,为本市蔬菜种苗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易发高发病害种类
猝倒病:也称“小脚瘟”,顾名思义就是种苗会突然倒下。仔细观察,发病初期幼苗近地表处有淡褐色水渍状斑,通常会快速绕茎一周,幼苗尚绿而折倒死亡。湿度大时,病苗或其附近土壤表面可见白色棉状菌丝。
猝倒病(黄瓜苗)
立枯病:突出特征为病苗直立枯死而不倒伏,病苗茎基部产生暗褐色椭圆形凹陷病斑,初期白天萎蔫,夜晚恢复,最终干枯死亡。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
霜霉病:常见于十字花科种苗,叶背面常见灰白色稀疏霉层,叶片正面发黄,严重时幼苗变黄枯死。
菜花苗霜霉病(尖头示意叶正面和背面)(摄影:张智)
发生特点
猝倒病、立枯病均属于土传病害。早春苗床温度低、湿度大时利于猝倒病发生,幼苗子叶中储存的养分用完,新根未扎实之前为易感期,积水处最易形成发病中心。另外,光照不足,播种过密,幼苗徒长往往发病较重。立枯病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苗床温度高、土壤过黏、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等易诱发该病。霜霉病发生流行与温度、湿度关系密切,在适温范围内,湿度越大,病害越重,气温起伏较大、夜间结露或多雾均有利于该病害发展。
防控措施
1、优选无病菌新基质育苗,并做好苗床、穴盘等部位消毒,切断病害传播途径。
2、选用杀菌剂包衣种子,或开展药剂拌种,或温汤浸种。
3、加强管理。根据苗情适时适量放风避免气温起伏过大,忌浇灌蒙头水,忌地势不平形成积水。出苗后及时剔除病苗。出真叶后,可选灌菌肥或菌剂,壮根强叶。
4.科学开展药剂防控。立枯病推荐乙蒜素、井冈霉素、甲霜·噁霉灵、吡唑酯·咯菌腈·精甲霜、噁霉灵等,猝倒病推荐噁霉灵、精甲·噁霉灵、乙酸铜等;霜霉病可选用甲霜·锰锌、精甲霜灵·烯酰吗啉、烯酰·霜脲氰等,选用作物登记农药,严格按照说明使用。
春耕春管,蔬菜苗期病害防控不容忽视。种苗作为蔬菜生产的起点,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生长周期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生产者应高度重视苗期病害的预防与控制,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种苗健康生长。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将持续为广大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助力本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春季设施蔬菜生产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