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种业之都,全国十粒种 一粒自北京。“京”牌种子制繁种面积100万亩以上,北京的种业地位超乎你的想象!
01 北京种业有哪些特点?
自2010年,北京首次提出打造“种业之都”“京”牌种子持续领跑全国,2023年为全国供应农作物种子9.8亿斤,畜禽种源18.28亿头(只),水产种苗3.3亿尾,“京”牌小麦品种占全国10%,北京玉米品种占全国18%,北京奶牛冻精占全国35%,北京鲟鱼种苗占全国70%,北京蛋种鸡占全国58%,北京肉种鸭占全国80%。(数据来源: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研究员 姜楠
北京是中国的“种业之都”,种业研发的“最强大脑”,我们有最厉害的科研专家和科研院所。北京在种业的地位和它在农业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全国排名前十最有实力的种业企业中,北京有三家。北京是国际化大都市,很多国际种业集团在北京设置了分支机构,加强了中国种业和世界种业之间的交流。
02 北京种业“产学研” 如何让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种业“产学研”,是将高校、科研机构的前沿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实践及市场运作能力深度融合。本期《数说北京》体验官来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带大家了解一粒种子如何通过“产学研”路径走向市场?
1997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成立,20年来研发了200多个玉米品种。
玉米除了吃,还有哪些让您意想不到的用处呢?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 赵久然
玉米的用处非常广,比如饲料,玉米是优质的饲料原料,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可用于喂养牛、羊、猪、鸡等家畜家禽,有助于动物生长和产肉、产奶、产蛋等。工业加工领域,玉米可用于生产玉米淀粉,进而制造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糖类,还能加工成变性淀粉,用于食品、造纸、纺织、医药等行业。此外,玉米也是生产酒精、燃料乙醇的重要原料,在化工领域可用于制造塑料、橡胶、纤维等。
近些年来,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依托“产学研”成功转化了一批科研成果,除了刚刚介绍的玉米,育成京科系列玉米新品种100余个,培育蔬菜新品种300余个,在国际上首创中国二系杂交小麦育种技术体系,运用航天搭载技术育成新品种100余个。在种业“产学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资源集聚和精准的政策都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综合服务中心 主任 李子啸
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引进孵化种业相关领域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和优质产业资源,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和先正达集团中国、法国利马格兰、德农种业、神舟绿鹏等7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
03 北京种业如何助力 全国农业腾飞?
在北京,每年都会举办一场种业界的大型派对,把种业圈的各路大咖聚到一块,分享经验、交流想法、促进合作,这就是中国北京种业大会。
繁育北京鸭的企业负责人 杨方喜
我们通过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发布我们的工作,让广大市民知道我们北京鸭用了哪些高科技手段来提升肉鸭的品质,满足北京市民的消费需求。
繁育鲟鱼的企业负责人 刘晓勇
我们从2018年开始参与中国北京种业大会,连续参加了4届,收获很多,我们在会上可以跟其他品种有更多的交流,也会跟一些国外客户进行业务交流,出口苗种。
繁育宫廷金鱼的企业负责人 李勇
通过参加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对我启发最大的就是种质生产和繁育记录,包括文字记录和影像记录。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给我们发了一个非常详细的金鱼种质记录册,包括后代的遗传、鱼病的防治等等,这不管是从对前辈的尊重,还是对后人的负责,种质记录非常重要。
截至目前,北京种业大会已经举办了三十一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种业管理处 任辉霞
一是创立发展时期(1992-2002年),1992年,第一届北京(丰台)种子交易会在丰台区举办,经过10余年发展,参会企业由几十家增加至200余家,大会实现从“无”到“有”。
二是稳步发展时期(2003-2012年),北京(丰台)种子交易会于2010年正式升级为“北京种子大会”,大会逐步从“小”到“大”。
三是改革发展时期(2013-2020年),北京种子大会于2020年起正式更名为“北京种业大会”,大会内容在蔬菜种子交易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四大种业内容,大会推进从“大”到“强”。
四是跨越发展时期(2021-目前),北京种业大会于2021年正式升级为“中国北京种业大会”,每年有500余家种业企业参会,大会更加突出国际化、市场化和区域化,社会反响热烈,大会实现从“强”到“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