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就前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示范与生产服务体系作用的实施方案》,共同召开现场会议进行了督导调度,推进“八项行动”落实落地,强化全市推广和科研机构沟通合作,对接生产主体实际需求,提升服务效果和联农带农作用,助力科技成果赋能乡村振兴。
当日就“八项行动”重点任务,前往北京银黄绿色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北京万德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金惠农农业专业合作社3家示范企业观摩,涵盖从品种更新换代、绿色低碳提升、品质及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等多项行动。
北京银黄绿色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作为品种更新换代提升行动和绿色低碳农业提升行动2项行动的综合示范点,由北京农林科学院和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牵头,共有14家单位共同参与。两项行动以越冬设施番茄为落脚点,从品种入手探索新品种高效栽培模式,从绿色低碳探索绿色高产技术集成应用模式,实现两种模式的集成应用。
北京万德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深度融合示范点,围绕品质及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牵头,共有5家单位共同参与。围绕示范隋珠、圣诞红和粉玉3个优新品种,统筹草莓茬口安排和高效栽培,集成应用环境调控和水肥精准管理等技术,提升草莓品质,促进提早上市和延后生产技术。
北京金惠农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新拓展示范点,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牵头,共6家单位共同参与。统筹开展优新品种替代和配套栽培技术集成应用。一是示范自育“炫彩”特色小型西瓜品种10个,集成单蔓高密栽培、科学套餐施肥等关键栽培技术,实现优质高效生产。二是在设施蔬菜生产上,通过下挖砖墙温室越冬、塑料大棚越夏、柔性温室春茬+秋茬及外保温大棚早春+秋延后茬口组合,实现周年稳定供应。
此次观摩督导现场会,充分体现了北京市围绕生产主体实际需求,着力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力,促进科技成果落实落地,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提升科技带动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收的核心目标。
下一步,北京市将从三个方面深入实施“八项行动”,一是强化资源整合,推动科研院所和推广单位通力合作,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发力、共同建设。二是强化需求导向,聚焦示范点实际需求和问题,推动优新、高效品种和技术集成和落地应用,加强各产业、各环节技术的集成和融合。三是强化市场导向,聚焦产业发展和主体增收,充分考虑技术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做好成本效益分析,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主体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