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局获悉,大兴区“煤改电”设备更新工作以超7.4万户的改造总量位居全市首位,创新建立的设备更新审核机制与差异化补贴标准体系,为首都清洁能源改造树立了新标杆。
技术迭代破解供暖难题
自“煤改电”工程启动以来,大兴区持续推进设备升级。最新采用的直流变频技术与喷气增焓系统,使设备在-35℃超低温环境下仍能稳定运行。相较早期定频设备,新机型能效提升30%,小故障率下降60%,真正实现“一次改造,长效受益”。
三级机制织密服务网络
创新构建“区——镇——村”三级联动审核机制:区级统筹制定设备准入标准,各镇设立30余个维修网点,村级网格员实时监测设备状态。2022年启动的全覆盖巡检机制,累计排查隐患1200余处,确保7.4万户设备安全封存待用。
精准补贴惠及万户居民
建立“一户一档”补贴审核系统,依据设备类型、使用年限实施阶梯式补贴。财政全额承担改造费用,农户仅需支付日常电费。监测数据显示,改造后冬季户均取暖成本下降40%,室温稳定在20℃以上。
目前,全区30支专业管护队伍、200余名技术人员24小时待命,承诺“2小时上门,1小时解决”的服务标准。未来,大兴区将继续重点推进老旧设备迭代和智慧温控系统升级,让清洁取暖惠及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