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首页 > 详细页

以“好漷伴”工作法推动基层治理——漷县寻找“好漷伴”

  为深化“副中心有我”社会文明风尚培育行动,通州区漷县镇于近日正式启动“副中心好市民·好漷伴”推选活动。此次评选面向全镇居民征集涵盖孝老爱亲、热心公益等10类典型人物,标志着该镇以“好漷伴”工作法创新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探索进入新阶段。

  据介绍,作为创新基层治理的核心举措,“好漷伴”工作法通过四大特色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一是干部下沉+网格服务机制。该镇建立机关干部每周三“三下网格”制度,去年累计开展政策宣讲100余场、安全生产检查150余次,实施“送服务、送技能、送岗位、送政策”四送工程,惠及群众超5000人次。村“两委”落实“四上门”机制,去年累计化解群众诉求1200余件,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信任镇政府、信任村委会的“好漷伴”越来越多。

  二是支部结对+产业联动机制。该镇创新开展“企企结对”“村企结对”行动,30余个党支部围绕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开展共建,打造互帮互助的“好漷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与漷县卫生院结对后,通过专家坐诊、技术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惠及周边居民万余人次。

  三是志愿矩阵+文化浸润机制。该镇打造“1+7+N”志愿服务体系,组建70余支特色服务队,注册志愿者突破2000人。在“运河上的通州”民俗文化节期间,12支志愿服务队获授“漷伴同行”示范队称号,志愿者代表发出倡议,呼吁更多人成为奉献友爱的“好漷伴”。张庄龙灯志愿服务队年均开展非遗演出10余场,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

  四是典型培育+礼遇激励机制。建立“三审三公示”评选机制,设立“畅享文明卡”专属礼遇,涵盖就业、购物等多项优惠。今年将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副中心好市民·好漷伴”评选活动,动员优秀典型亲身讲,进一步增强“好漷伴”的感染力和动员力。

  “我们不仅要评选好‘漷’伴,更要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进一步丰富‘副中心有我’社会动员体系。”漷县镇党委书记郭枫表示,通过“好漷伴”工作法,全镇矛盾纠纷进一步减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热情不断提升,镇政府、党员干部的“好漷伴朋友圈”逐渐扩大。今年新成立的“礼遇联盟”已吸引23家商户参与,为全镇好“漷”伴提供专属福利。

  目前,评选活动已开通线上申报通道,设置“和美人家”“最美职工”等奖项。通过典型示范与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漷县镇正着力打造“相互信任、互帮互助、奉献友爱、示范引领”的好“漷”伴,并不断丰富完善好“漷”伴工作法,为副中心文化健康小镇建设注入文明新动能。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