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首页 > 详细页

移动讲堂树下开课 乡土专家田间“传经”

  在当前林果修剪的关键时节,大庄科乡积极组织林业技术专家,深入农村一线,为农户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林果实用技术培训,提升果树栽培管理水平,促进果树产量与果品质量的双重飞跃,为林果产业的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力。

  大庄科乡位于我区东南部深山区,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林果资源。香椿树、栗子树、山楂树等果树郁郁葱葱,林果产业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然而,由于长期缺乏专业指导,许多果农仍沿用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导致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制约了林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这一现状,大庄科乡创新性地启动了“红色人才培育工程”,并开设了独具特色的“移动田间课堂”。3月6日,乡土专家岑敬波走进了大庄科乡沙塘沟村,为农户们带来了一场生动而实用的果树管理技术培训。他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果树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专业知识娓娓道来,让农户们听得津津有味。

  培训现场,农户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专家的讲解,遇到不懂的问题,纷纷举手提问,现场学习氛围异常浓厚。随后,岑敬波专家还带领农户们来到香椿树林,开展现场教学。他一边操作,一边耐心讲解,农户们紧紧围在专家身边,仔细观察专家的每一个动作,有的还拿出手机拍摄记录,以便日后反复学习。

  “这次培训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村民张伦感慨地说,“以前都是自己摸索着修剪、施肥,现在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相信按照专家的方法去做,今年的香椿产量和品质都会有所提升。”

  据了解,此次培训为期10天,专家团队将走遍大庄科乡的每一个村庄,通过理论讲解、示范操作、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全面传授夏果树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以及果实品质提升等实用技术,为农户们答疑解惑。

  岑敬波专家表示:“春天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我们把专业知识、实用技术传授给农户,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种植技能,更希望通过科学种植,提升果树产量和品质,让农民的收入更加可观。”

  人才振兴是产业升级的基石。大庄科乡通过“培育一批骨干、带动一片农户、提升一个产业”的递进式发展模式,成功构建了“乡土专家+志愿队伍+普通农户”的三级技术网格。这一举措不仅能够在短期内帮助果农解决果树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从长远来看,还将为林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林果品牌。

  同时,三级技术网格的建立也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培训,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应运而生,他们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大庄科乡副乡长王俊强说:“我们将以参与培训的果农为基础,组建一支果树管理志愿服务和技术指导队伍。通过这支队伍,我们将先进的果树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传播给全乡每一个农户,提高全乡果树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