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首页 > 详细页

平谷三味

  侯磊

  在市区人眼中,平谷是北京郊区中一个遥远的存在。家父早年以司机为业,在上世纪80年代周末开班车以贴补家用。从北京东直门开到平谷约七十公里,当天一个往返赚30块。那时候车不行,路也不行,往返近150公里要开六个多钟头。没有父亲的外快,我大概活不到现在。

  如果说每个区都有各自的味道,那么平谷的味道是天然的。北京郊区的饭菜普遍口重,平谷则提倡少加工、多吃食物本身的味道。

  豆腐

  在我看来,豆腐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没有之一。

  豆腐是用大豆做的,在物产贫瘠的古代,唯有大豆高产易生长,足以活人。可这玩意儿的吃法太单一了,总不能整天都吃炒黄豆吧?于是,中国人发明了容易入味儿的豆腐,什么都不放,清水煮,足以当肉吃。电视剧《天下粮仓》里有一句台词:“吃了咸菜滚豆腐,皇帝老子不及吾。”

  豆腐分南北,南方多为石膏点豆腐。平谷自然是北方以盐卤来点,微微有盐卤的苦味儿,其味是向下沉的,让你不忘豆腐的厚重。这不是吃着玩的东西,是活人命的东西。

  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做豆腐。当下最不一样的,是超市的豆腐是机器做的,而从前村里传统的是石磨做的。先要把黄豆泡软了、泡发了,堆在磨盘上,用蒙着眼睛的小毛驴拉着转圈磨成带汤的浆样,熬煮,放在四角吊起来的大纱布兜子里过滤,过滤掉的汤就是豆浆。用盐卤点过滤后的豆腐,点完的豆腐用板子压置紧实,切成方块卖,越紧实越好吃,往往清晨三四点就得起来忙活。平谷还有老豆腐,梁实秋《雅舍谈吃》特别说了老豆腐:“老豆腐则是另一种东西,是把豆腐煮出了蜂窠,加芝麻酱、韭菜末、辣椒等作料,热乎乎地连吃带喝亦颇有味。”

  在平谷北部山区的镇罗营镇有不少泉眼,用泉水作豆腐,再做成煎、炒、烹、炸的豆腐宴,绝佳。

  水好,豆腐就好。

  香椿

  农村人大多有挖野菜的神功,一逛公园或去爬山,满眼的绿色在他们眼里都是宝贝——这是苦菜,这是荠菜,你抬头看那棵树,那是香椿。

  庄子云:“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古代称父亲为椿庭,母亲为萱堂,合称椿萱。此处的“椿”是泛指,最常见者是臭椿与香椿。我家的后院曾经有过一棵臭椿,树长得足以遮阴,却不能吃,撕碎其叶片时有一股臭味,像是在抗议人类蹂躏它。

  香椿是香椿树春天刚发出来的小嫩芽,顶多吃俩礼拜,长成大叶就不好吃了,过时不候,只适合春天尝鲜采摘——用手捏住香椿芽轻轻一掰,“啪”一下拿下来。北京人也会在房前屋后不碍事的地方种棵香椿,当年发芽就能吃。最热衷的,是摘自家的枣儿、杏儿或香椿送人,送个树熟,大凡自家院子结的,不论什么都不能独享。到了平谷的早市,香椿几块钱一小把儿,十块钱撮堆儿。若论斤称,它比黄瓜、西红柿都贵。

  香椿常见的有红香椿、绿香椿和紫香椿。平谷峪口镇一带有种植的红香椿林,树都不打药。香椿有股特殊的香味儿,主要来自其含有香椿素的香精油,叫挥发性有机物,像是某种香料又像折耳根。吃香椿要用水焯一下,绿叶香椿味道淡一点,更适合凉拌。红香椿不怕长时间加热,适合香椿摊鸡蛋——跟鸡蛋一起炒,或者把香椿切碎混进鸡蛋液里油炸,黄澄澄的一大盘。香椿还可以做炸香椿鱼儿,将香椿芽挂糊油炸,若以蛋清作糊,炸出后更香,外形也酷似小白条鱼。跟香椿类似的,还有花椒叶和木兰芽,都是可以像香椿的诸般做法一样烹调。

  我对香椿、花椒芽、木兰芽、香菜和折耳根都能接受,人的口味还是杂一点好。山好,香椿就好。

  大桃

  每逢五六月份,浙江的朋友们都说,快来宁波吃杨梅了,快来温州吃杨梅啦。我也在想每逢夏天,对全国各地的朋友们说:“快来平谷吃大桃啦。”

  北京种大桃的地方很多,平谷是北京十六区之一,总体种大桃的面积能达到全市种植的一半,产量更能占全市的八成,这都是近几十年来退耕还林的成果。每逢桃花开的时候去平谷,满山上是淡粉色的山桃花,果园里是成片的桃花林。坊间戏言,为什么平谷此地不闹传染病,因为桃木辟邪。

  桃树喜阳光,不怕晒,还乐于为他人遮阴。桃子象征着古典和原乡:“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桃林有仙气,便是隐居修养的地方。夸父逐日留下桃林,桃花源引申为世外……皆因人类以桃林深处为精神故乡。

  曾去一个平谷桃园采摘,那桃子大得如婴儿的脸,一个一斤多,桃林中有水管子,摘下来冲一下就吃。桃子不是甜味儿,而是香味儿——呼吸之间沁人心脾,足以印证慈禧太后屋里放果盘用来闻,从来不吃。

  与桃园女主人聊天,得知另一个故事。

  她家自留地原本有五亩桃林。有个比她小两岁的弟弟,从小就跟着她在桃园里上树采摘。不承想弟弟20岁那年因骑摩托车车祸去世,而家里也面临拆迁。搬家后虽然住上了楼房,可那种自家有桃园的日子,她永远忘记不得,由此继续承包经营桃园,过她曾经习惯的生活。

  北京各处的桃子不论哪里,无一不标榜是平谷大桃,汁多味甜,极为美味。

  地好,桃子就好。

  这平谷三味不是我刻意挑选的,而是俯拾即是写成的。写完时才发现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原生态,非常健康。自古以来,城里人可以在乡下买地,乡下人也可以进城务工,在城里发展得不好回乡种地,乡下战乱了进山里躲避。有产业的老北京人是三位一体,城里有房子,乡下有地,山里有庙。人们并没有城市和乡村的二元划分。

  从平谷归来,觉得人不应该只生活在钢筋水泥里,而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平谷原是一片青山绿水,现如今是一片农业嘉年华。这是平谷的味道,也是大自然的味道。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