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首页 > 首页 > 详细页

城市副中心种业政策“量身定制”

  12年前,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乡,集三级之力建设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现今,随着越来越多“量身定制”的利好政策频频出台,城市副中心现代种业正在高速聚力发展。立足种业发展新阶段,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种业最强地标,凭借引领性的政策再次“出圈”。

  政策先行先试支撑种业创新

  在高质量发展现代种业的路上,北京先行先试,打造全国农业“芯片”发展高地。

  2020年3月,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便联合印发了《北京现代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三年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四大种业、十二个优势物种,组织开展四大行动,实施十二项重点工程(实施“2412种业行动计划”,即两个“412”),做强创新链,做精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服务链,有力支撑北京现代种业创新高质量发展。

  2021年4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北京要聚力打造“种业之都”,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北京市种子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应时应势出台,自2022年4月1日起施行。这是北京市农业农村领域第一部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全会审议通过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施行恰逢国家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关键时期,是北京种业振兴和‘种业之都’建设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在《条例》学习贯彻座谈会上表示。

  创新是种业振兴的关键。《条例》立足北京市种业发展特点和实际,旨在着力提升北京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强调种子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突出了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合作。

  聚焦种业发展

  打出政策组合拳

  各项政策中,纷纷把建设通州种业创新示范区列为重点任务。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冲锋在种业振兴的一线。

  自通州区开启城市副中心建设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来,国家赋予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更大的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自主权。政策、项目、资金、人才不断集聚,不断为种业发展厚植政策土壤。《意见》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自此,系列“定制”政策衔接有序、支撑有力,抓好种业这个“高精尖”行业的目标清晰可见。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种业振兴实施方案》要求,建设通州区农作物现代种业创新示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规划》中提出,实现科技赋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就要抓好“种业”这个第一产业的“高精尖”行业;《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产业规划(2022-2030)》《关于鼓励现代种业发展的十条措施》公开发布;通州区政府正式批复了《北京市通州区国家种业创新高地专项实施方案》……

  政策春风频吹,立足北京城市副中心,为种业发展指明方向。

  “种十条”助力副中心种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两区两中心”战略定位,通州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发挥优势、汇聚资源,制定了《关于鼓励现代种业发展的十条措施》(以下简称《种十条》),以专项政策支持现代种业发展。

  《种十条》主要包括入驻奖励、服务平台企业招商奖励、高新品种培育推广奖励、创新转化机构落地发展奖励、科研成果转化转让奖励、种业人才服务奖励等内容。其中,围绕优质种业企业,设置了入驻奖励、服务平台企业招商奖励、种业企业经营奖励、申报种业信用企业奖励等条款。鼓励种业央企二三级总部、上市种业公司、世界种业20强、国内种业20强等优质种业企业总部入驻园区,鼓励种业企业获取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等,对符合以上奖励条款的企业,给予最高奖励500万元。

  种业稳步发展需要产业平台助力,《种十条》鼓励更多的种业平台机构入驻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支持创新转化机构落地发展。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最高奖励100万元。对国家级和市级成果转化基地、实体性研发转化机构,以及新认定的国家级和市级科技孵化器等,最高奖励250万元。此外,《种十条》还设置了优化种业发展环境的相关措施,包括展会论坛奖励、应用场景奖励、项目配套奖励等,鼓励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园区示范应用,最高奖励1000万元。

  回顾发展之路,北京种业、通州种业阔步向前的脚步背后,真正的推力是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9月11日-14日,第三十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阔步而来,全国种业成果将集中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亮相”。城市副中心正在努力成为北京市国际种业交流的新“窗口”。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