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首页 > 详细页

北京延庆:“小种子”孕育出“大市场”

  “喂,您好,您是哪儿,要多少斤,行,我给您留着……”这几天,北京希森三和马铃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延明的电话快要被打爆了,现在距离北方大规模种植马铃薯的时间还有一个多月,很多省市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和种植大户早早地打来电话预定种薯。这里面很多都是老客户,李延明上来都是直奔主题,多少斤,送哪,订单就完成了。

  北京希森三和马铃薯有限公司位于延庆城区以西,实验室、组培车间、育苗大棚、种薯恒温库仓库、办公大楼一应俱全,各种马铃薯元素的装饰品和现代科学器皿随处可见,充满着浓浓的现代农业氛围。

  近年来,从这里研发生产的种薯已经成为各大马铃薯生产基地的香饽饽,被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国外,供不应求。李延明一到这个时候,总是忙得不可开交,一边开展种苗培育,一边组织种薯销售。

  在种苗生产车间,身穿白色工作服的技术人员正在一堆瓶瓶罐罐前忙碌,他们拿着剪刀,把从试管里取出来的纤细小苗芽尖进行剥离、脱毒处理。

  “就像给白菜剥叶子一样,选择一个好的品种取它的芽尖,剥到最后剩下最小最亮的那个芯,就是我们要的叶原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些叶原基被放到经过消毒的培养基里培养,长出一片片叶子,再将每片叶子剪成一段,长成一株种苗,最后种到温室大棚里。

  经过脱毒程序的种苗产生的种薯,由于脱掉了种苗上的病菌,与常规繁育的种薯相比,具有成熟早、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产量一般能增加三到五成,大大提高了产出。

  与种苗生产车间的科技氛围相比,温室大棚则显得更有生气,墨绿色的马铃薯种苗长势正旺。据了解,这些温室大棚培育的是马铃薯原原种,大小和鹌鹑蛋差不多。原原种再种到田地里扩繁长出原种,个头会再大一圈。原种再种下去,长出来的才是面向农民销售的种薯。这种“三级繁育”体系,只为确保种植的种薯质量最优。

  据了解,北京希森三和马铃薯有限公司建有200多亩温室大棚,培育了十多个马铃薯新品种,拥有两项国家级专利技术,还大规模繁育脱毒甘薯种苗和草莓种苗,种苗年产量2000万株,种薯年产量十多万吨。这些种薯被销往世界各地,帮助很多地区从亩产量1—2吨提高到3吨左右,甚至一些地区土地条件好,亩产量能达到4吨,有效提高土地产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目前销量最好的是北京希森三和马铃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希森三号和希森六号。希森三号是早熟品种,出苗后75—80天即可收获,口感好、耐储存,适合炝炒。希森六号薯型较好、产量高,适合炸薯条,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大。

  “咱们现在的种薯销往山东、甘肃、云南、广东等十多个省市地区,还销往哈萨克斯坦、韩国等国外地区,尤其是在哈萨克斯坦地区表现特别好,比当地的品种产量高50%以上。”李延明自豪地说。

  现代化农业,种子是基础。为让农民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延庆区大力推动种子研发和种苗培育,目前已成功建设成为世界著名马铃薯种源地,从延庆走出的种薯正在国内外各地扎根,种出了希望之花,结出了富裕果实。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