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硕果飘香。在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大韩庄村的千亩甘薯种植基地里,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2025年9月20日,这里迎来了“顺义区木林镇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四届红薯文化节”的盛大开幕,系列活动将持续举办一周。本届文化节以“浅山红薯香,美在大韩庄”为主题,全面展示科技赋能甘薯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科技支撑产业,促进提质增效
依托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持续提供的科技支撑,本届文化节上,甘薯品质和产量实现新突破。近年来,大韩庄村通过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积极引进“烟欣1号”等14个甘薯新品种,集成应用健康脱毒种苗等6项绿色高效种植技术,着力打造“特色粮经作物高效生产基地”。从优质品种到脱毒种苗,从病虫害绿色防控到机械化收获,一系列高效栽培技术的落地应用,显著提升了甘薯的品质与产量,为“韩晓农”品牌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开展专业培训,增强产业动能
作为本届文化节的重要环节,9月22日举办的“甘薯产业技术培训及品鉴活动”备受关注。此次培训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精心组织,邀请国内甘薯产业各领域专家,为从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培训内容涵盖产业发展的多个关键领域:来自技术领域的专家将分享行业趋势与新技术应用;农业机械化专家将讲解现代农机的创新与实践;农产品加工专家将探讨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电商销售专家则分享营销策略与成功案例。本次活动不仅能为从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更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助力参与者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与营销方法,为大韩庄村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品鉴优质甘薯,推动品种优化
在本次丰收节甘薯品鉴活动中,多个优质甘薯品种集中亮相。其中有花青素含量突出、抗氧化活性强的“紫晶香”紫薯,有烤后流心爆浆、甜糯兼得的“烟欣1号”,还有商品率高、软糯如蜜的“徐50”。此外,通过科技复壮老口味、重现经典香甜的“遗字138”,抗病高产、肉色深紫均匀的“宁紫4号”,以及外形精致、粉糯耐储的“浙薯75”也同台竞彩。它们不仅能带来味觉的享受,更是科技助力农业提质增效、推动健康消费与引领产业升级的生动见证。
加强技术指导,促进应用落地
市区两级农业技术部门持续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大韩庄村田间地头,开展全程技术跟踪与服务。今年以来,累计组织专家下乡逾30人次,开展现场诊断与栽培指导12次。技术人员不仅定期进行现场诊断与栽培指导,还建立起“甘薯技术服务微信群”,实时为种植户解答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际问题,由此形成了“线上响应+线下服务”的无缝衔接模式。此外,还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观摩、技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持续提升种植水平。
推动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大韩庄村以甘薯种植为基础,依托新品种、新技术提升品质与效益,打造“韩晓农”品牌。同时延伸产业链,打造集农事体验、田园课堂、文化展演为一体的农旅模式,促进农业与休闲、教育、文化的深度融合。大韩庄村的甘薯产业正朝着更高品质、更高效益和附加值的方向迈进,实现“以农兴旅、以旅促农”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