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庄户村位于顺义区的东北部,是龙湾屯镇最小的村子,始建于明末清初,原名于家新村。清初,山东柳树沟柳氏一脉来此地落户,之后,更名为柳庄户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该村作为全国文明村镇,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勾勒出一幅生态宜居环境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产业兴旺生活美的美丽乡村画卷。先后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北京最美的乡村”“北京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生态宜居环境美
走进柳庄户村,道路干净整洁,庭院错落有致,村民脸上挂满笑容。近年来,该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持续加强村庄环境整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村庄环境越变越美,村民幸福感越来越强。
柳庄户村街道干净整洁。
“十多年前,我们村开始环境整治,现在越变越好,大家都有了讲卫生、保护环境的习惯,环境好了,心情也舒服。”柳庄户村村民柳显义说。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柳庄户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起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及党群共治的“党群1+1≥20”组织体系(一个党员和一个村民代表一起至少联系带动20个村民),并通过广播等方式提升村民参与环境整治自觉性。
志愿者参与环境整治。
“村里成立了卫生检查小组,每月定期检查村内环境卫生。定期组织村民集中清理背街小巷、裸露垃圾等,全力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柳庄户村党支部书记李宝江说。
文明和谐乡风美
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是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走在柳庄户的大街小巷,处处是文明景致。“村规民约”文化墙、柳庄户村史馆……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文明理念。
柳庄户村“村规民约”文化墙。
“火绘葫芦”上的“村规民约”。
柳庄户村设置“村规民约”文化墙,并将其内容烙印在“火绘葫芦”上,制作成工艺品发放至每家每户,引导村民传承好家风、培育好民风、弘扬好村风。顺口溜般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群众记在心上,在村内环境整治、文明养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柳庄户村史馆。
该村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村两委干部、广大党员带头学法,并成立了5支志愿服务队伍,为群众化解纠纷、答疑解惑。运用村居法律顾问这一优势资源,对接培育法治示范户、乡村法律明白人,壮大法治人才队伍。将法治文化同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结合,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德法宣传、健康科普等活动。建设“华北印象”的村史馆,打造2条法治文化街,系统展示该村发展变迁、美好生活、未来愿景,厚植红色法治文化,开展专题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面向社会提供红色法治教育团建支撑,点燃群众学法热情。
法治宣讲
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产业兴旺生活美
春节假期,柳庄户村由“闲置民宅”改造而成的享筑·伴山雅集主题民宿吸引不少游客到此赏民俗、品年味、迎新年。闲置民宅变身精品民宿,不仅唤醒了村里闲置的“沉睡资源”,为乡村带来生机与活力,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享筑·伴山雅集主题民宿内景。
村民古秀英将家里一处闲置房屋租给村委会,由专业公司负责具体运营,她也成了民宿管家。“现在我既有稳定的房租收入,每月还有工资拿,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古秀英说。
分享收获农场外景。
近年来,柳庄户村围绕“因地制宜·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农耕活动与休闲农业、红色旅游融合,逐步发展了北京欧菲堡酒庄、北京葫芦艺术庄园、分享收获农场、享筑·伴山雅集主题民宿等产业,为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富裕注入强劲动力。
此外,柳庄户村创新探索“村庄+企业+农户”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模式,成立村企联盟,由村党支部牵头,企业参与其中,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了村庄发展、企业资源和村民需求的精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