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首页 > 首页 > 详细页

三农科普|水灾后如何加快耕地修复?

  近日,北京持续强降雨,部分山区出现洪涝灾害。俗话说“一季成涝,殃及全年,秋水春涝,一涝两年”,主要是因为洪涝过后,土壤过湿,农机不能及时下地作业,严重影响田间管理和秋收秋种。因此,水灾后的耕地管理和修复是恢复农业生产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抓紧疏通沟渠

  对于有排水能力的地块,全力疏通田间沟渠、挖渗水沟,加快排水、散墒。对不具备挖沟条件的,架设水泵,设置临时泵站,采取强排措施,快速排除农田积水。同时,要采取深挖扩容、清淤除障等疏浚措施,充分发挥排水工程作用,降低沟渠水位,加快顺水排水进度。

  清除杂物和淤泥

  水退后,洪水中的漂浮物常在田中地势低洼处残留,应及时清除,尽量将其集中起来进行处理,同时田间地头的沟沟渠渠也要及时清淤,使排水畅通。另外,洪水带来的流沙淤泥堆积,会在耕作层上带来微团粒,让地表结块起皮,阻断耕作层土壤与大气相通,让作物根系不能吸收养分,应及时清除。

  平整耕地

  被洪水冲刷的耕地,尤其是山地会出现田埂冲断、平地冲出沟的现象,要及时填补和修整。可以在陡坡修筑梯田,平坡筑埂,横坡打垄,有利于保土保肥。

  合理耕翻

  洪水过后土壤容易板结、冷僵,需要合理耕翻。待天气转晴、地表土壤略干后,及时进行中耕松土,改善土壤水汽条件,促进作物根系恢复。同时,洪水也会冲走土层,使耕层变迁,耕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晒垡,疏松整细土壤,晒垡10-15天为宜,增强土壤保持良好水、肥、气、热的能力,为下茬作物稳产、高产打好基础。

  土壤消毒

  土壤受洪水浸泡后可能带有各种各样的病原,及时做好土壤消毒。结合土壤翻耕和整地的机会,可以使用适当化学制剂或者微生物制剂进行土壤消毒,消除土壤中的病原体,防止病虫害蔓延。

  土壤培肥

  暴雨涝灾后,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容易流失,根据现有作物需要,可结合中耕追施高氮、钾型复合肥。秋季深翻前可增施有机肥,尤其是生物有机肥、生物炭,同时加强作物秸秆还田,通过深翻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改善土壤酸碱度,丰富土壤微生物群落等。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