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首页 > 详细页

​三农科普|雨后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恢复生产技术措施

  受今年第五号台风“杜苏芮”北上的影响,北京市自7月29日起出现了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强降雨,由于且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并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导致我市部分低洼地块出现积水,产生涝害。针对这种情况对此,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提醒广大种植主体及时关注天气变化,针对雨后大豆、花生油料作物恢复生产提出如下雨后作物恢复生产技术措施。

  一、大豆

  及时排水。目前我市大豆多数处于花荚期,部分晚播地块处于苗期,花荚期受渍对产量影响最为严重,易落花落荚,大幅减产,淹水3天以上会导致植株死亡。因此对积水的地块,要及时清理田间沟渠,尽快排水降渍。加深地头排水沟,确保自流排水通畅。排水不畅的地块,采用机械排水,确保消除渍涝。

  中耕散墒。处于苗期的夏播大豆,及早选用机械或人工进行中耕,破除土壤板结层,散墒通气,防止沤根,兼顾除草,同时进行培土,防止倒伏。

  合理追肥。对于密度大、长势好的晚播夏大豆地块,可使用15%多效唑等药剂适当控旺。对积水时间稍长、长势差的田块,可追施尿素10公斤千克/亩,苗期地块可结合中耕进行,花荚期地块不宜中耕,建议进行叶面喷施。

  防病治虫。雨后空气湿度大,作物抗病能力较差,容易诱发大豆根腐病、叶斑病和霜霉病。可于发病初期喷施25%甲霜灵800倍液或2.5%咯菌腈1000倍液防治根腐病。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可防治大豆叶斑病和霜霉病。同时可加入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等,做好点蜂缘蝽等虫害的防治。

  及时改种。对于已经全部淹死或缺苗严重的地块,及时翻种其他作物。应主要选择补种生育期短的快菜,尽量减小损失。

  二、花生

  及时排水。采用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等办法,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排出去,尽量减少田间积水时间,以防花生烂果。

  中耕控草。连续降雨后土壤湿度大,土壤透气性较差,严重影响花生根系正常生长,雨后要及时进行中耕培土,促进根系生长。雨后杂草生长迅速,如不及时控制,极易造成花生田草荒,要结合中耕松土及时进行锄草。

  促控结合。晚播花生,可喷施生长调节剂,防止徒长。经过水淹的地块,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应及时追肥,可叶面追肥,防止早衰。

  病害防治。雨后骤晴,田间高温高湿,易发生花生烂果病和叶部病害,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隔10~15天喷1次,共喷施2~3次。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