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首页 > 详细页

解密!科技如何赋能,让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高质量”出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北京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首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示范与生产服务体系作用的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提出在未来3到5年内,将完善全市的农业科技和生产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果和联农带农作用,有效支撑都市型现代农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方向发展。本文将围绕该方案的目标、八项行动和两个平台主要工作的内容进行解读。

  一、聚焦痛点难点 精准施策

  聚焦都市农业转型升级痛点,方案提出“三高”发展总目标:通过健全科技与生产服务体系,实现高端化、高效化、高辐射的现代农业格局。明确了未来3-5年的工作目标:

  科技成果转化加速

  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示范推广引领性科技成果,解决技术落地难题。

  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完善科技服务部门与生产主体的快速对接机制,提升服务精准性,增强联农带农服务效果。

  服务效果显著提升

  实现高端、高效、高辐射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助力首都农业降成本、拓市场、增效益。

  二、八大行动 支撑首都农业主导产业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方案》围绕“需求导向、应用导向”原则,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提升效能,提出“八项行动”:

  品种更新换代行动

  聚焦粮食作物、蔬菜、林果等产业领域,通过“研发转化—引进示范—推广应用”,筛选高产优质品种,优化生产配套技术。建设5个核心示范点,示范20个以上新品种,推广面积2.4万亩,推动20%粮食种植面积实现品种迭代。

  土壤改良与质量提升行动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应用土壤修复和改良技术,大面积推广精准灌溉施肥,围绕津冀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示范。建立4个核心示范点,示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20%,盐碱地增产5%以上。推广应用精准灌溉施肥技术模式3万亩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

  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通过“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示范推广高产高效技术。建立核心示范点5个,示范点小麦、玉米单产分别达450公斤、520公斤。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辐射带动规模化生产主体应用20万亩以上,全市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同比提高1%~1.5%。

  蔬菜产业提升行动

  优化蔬菜产业布局,推进老旧设施改造和宜机化、智能化设施建设优化设施农业栽培模式,推广高密度种植,提高设施机械化、轻简化水平,示范应用叶菜周年多茬、鱼菜共生等生产模式。推进露地蔬菜大规模农机农艺融合,推动露地蔬菜主栽品种更新换代。建立核心示范点5个,示范点设施种植机械化率达到65%以上、信息化率达到60%以上。改造和新建设施5000亩以上,集成推广高产高效茬口模式4种以上。

  土特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品质及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

  加强标准化、数字化生产管理和文创品牌设计,挖掘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附加值。建立核心示范点6个,示范点产品关键品质指标提升5%以上,产品加工增值提高5%以上。

  绿色低碳农业提升行动

  示范应用节肥、节药、节能技术,推动种养循环,示范打造生态农场无废生产新模式。推广控肥绿色增效技术,优化肥料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加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力度。建立核心示范点4个,示范点化肥利用率达到43%以上,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95%以上。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8%,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78%。

  景观休闲与城市农业提升行动

  示范打造园艺景观场景、渔业景观场景、阳台、庭院等园艺场景,筛选观赏园艺植物、构建兼具水质净化与景观提升的生态沟渠,集成应用示范相应农业技术。建设核心示范点6个,打造温榆河公园云上梯田景观、门头沟月季大道等城市农业场景。

  智慧农业提升行动

  集成应用示范“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技术,利用物联网、智能装备、大数据等手段,实现精准作业和智慧化管理,打造智慧温室、智慧大田、智慧果园等示范应用场景。建设核心示范点5个,示范点种植生产信息化率达到40%以上,种植水肥药利用率提高20%以上,养殖生产信息化率达到70%以上,节约劳动力20%以上。到2030年,全市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拟达到50%左右。

  三、平台赋能 构建科技服务新生态

  《方案》强调构建科技咨询培训、科技服务管理两大平台,为农业科技和生产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咨询培训平台

  整合专家资源,加强农业大语言模型训练,通过AI智能咨询提供全天候技术指导,遴选4-5个产业重点服务对象,示范推广智能咨询服务系统,培育示范典型2-3个。加强线上直播、线下培训,预计线上直播培训65场、15万人次,组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骨干人员素质培训,培育700名以上业务精通、服务优良的农技推广骨干人才。

  科技服务管理平台

  建设北京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实现业务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推进农业农村部和本市相关数据交换共享,推动市、区、镇、村一体化应用,加强数据治理和数据挖掘应用。建设服务基点、示范基地、专家工作站、综合应用场景四层级科技管理平台,实现服务网络、服务数据、服务评价的综合管理。

  为确保《关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示范与生产服务体系作用的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将发挥统筹调度作用,联合市农林科学院、高校、市区两级推广单位及企业,形成合力推进科技示范工作。各推广单位将加强横向联合,实现全产业链推进,并全力做好生产服务工作。

  《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北京市农业科技示范和生产服务迈入系统性、数字化、精准化的新阶段。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下一步将全力推动《方案》落实,通过“部门协同+政策集成+示范引领”的方式,确保首都农业在2025年实现阶段性目标,并在3-5年内达成远景目标。

  总体而言,《关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示范与生产服务体系作用的实施方案》是北京市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性工作改革与创新,北京市将健全农业科技与生产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服务精准性,支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并为全国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北京样板”。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