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首页 > 详细页

新装备带来新收益,新模式促进新发展

农机捡拾打捆作业

  近日的北京虽然天气寒冷,但是玉米秸秆的捡拾打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玉米收获后,大量的秸秆需要得到妥善处理,在延庆等低温山区,这些秸秆会被捡拾打捆机收集打捆,为牲畜提供饲料。

  新装备带来新收益。

  “大年初八我们就开工啦!”近日,北京市百绿草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名机手兴奋地说。位于延庆区康庄镇农机合作社的机车库棚里,几名工人正在拖拉机上忙碌着,有的在清扫拖拉机上的灰尘,有的在调试机具,还有的在为秸秆捡拾打捆做技术准备。

  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是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农闲时间,年前该合作社累计作业面积超8000亩。“我今年特意买了一台新机子”延庆区百绿草合作社经理王栋梁笑呵呵的说着:“以前的老机子,不带筛分功能,先得进地把秸秆收集起来,拉运到合作社空场,经过筛土机筛干净后再打捆,否则带土的秸秆牛羊不吃。新购置的设备可以在地里一次性完成收集、除尘、打捆,打好的秸秆捆可直接拉到养殖场,比之前省事多了”。据测算,新机具工作效率提高10%~20%,每收集1吨秸秆可节本增效30元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秸秆打捆作业填补了农机作业空档,确保了合作社全年都有工作和收入,进一步拓展了业务范围。

农机秸秆打捆完成

  新模式带来新发展。

  延庆区以“合作社+用户”的模式实现秸秆饲料化利用,农作物收获后的秸秆经过加工变成饲料,饲料运到周边养殖场喂牛、羊,养殖场产生的粪便经过发酵再回到田里变成优质肥料,回用到农田,让秸秆资源实现了循环利用。农机合作社成功解决了农户的秸秆净地问题,还能获得秸秆销售收入;养殖企业只需向农机合作社下达秸秆采购订单,就省去了寻找秸秆来源的烦恼。通过秸秆饲料化利用,既便捷养殖场饲料采购又利于秸秆企业的发展,同时促进当地农牧业良性循环。

  据了解,农机合作社收集秸秆的成本大约为每亩70元,包括机器折旧费、人工费、油费、运输费用等。玉米秸秆的市场销售价格大约为400-500元/吨,通常情况下,每3亩地可以收集并打捆出1吨玉米秸秆。因此,每作业1万亩土地,就能为合作社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经济效益相当显著。秸秆综合利用不仅提升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还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途径。

  据测算,秸秆捡拾打捆每亩地可减少玉米秸秆焚烧带来的碳排放37.1kg。土壤固碳能力年均达到64kg·C/亩以上。这种环保的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促进了土壤的健康和肥力的提升。同时,通过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农机合作社和农户开始采用这种新装备和新模式。他们看到了其中的巨大潜力,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随着这种模式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北京市的农业将朝着更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