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首页 > 详细页

京郊“芹菜第一村”开春喜迎大丰收

20240308_013_5670

果村种植户蔡永山正在大棚里收割芹菜。 杜智广摄

  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果村,被誉为京郊“芹菜第一村”。今年开春,温室芹菜喜迎丰收,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

  记者近日进村探访,田地里随意撩起一座温室的门帘,满眼的绿意和芹菜特有的植物清气扑面而来。年近六十的蔡永山正在大棚里忙活,水灵灵的芹菜拔出、去根、摆好,不一会儿就摞成了一座“小山”。年幼的小孙女也跟到了地头,时而看看这儿,时而问问那儿,给早春农忙添了几分乐趣。

  去年秋天定植的芹菜经历了4个月的生长,如今已挺拔茁壮。不仅是蔡永山,别的村民也都在自家大棚里忙碌着,到地头来拉芹菜的农用小货车一辆接一辆。村里一派喜庆热闹的收获景象。这里的芹菜将被送往新发地市场以及京城的诸多商超、农贸市场,最终端上市民餐桌。

  “今年芹菜收成好,全村种了近50亩,产量预计能超过100万斤。”看着“挤”满芹菜的一座座大棚,果村党支部书记赵俯一格外兴奋,“算下来,亩产预计平均能超过2万2千斤。这次丰收,科技小院帮了大忙,新品种芹菜不仅口味好、产量高,病虫害也少,大约能给我们村增产10%左右。”

  果村是蔬菜专业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芹菜、茄子就是村里的主要农作物,尤其芹菜最为畅销,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四十多年间,口感好的代替口感差的,品质好的代替难养护的,芹菜品种在更新迭代中花样翻新,种植户最多达到了上百户,果村成了响当当的京郊“芹菜第一村”。

  2020年年底,村里芹菜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果村科技小院挂牌成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12位教授作为入驻专家直接给村民传授种植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种植户改良土壤,开展种苗育苗,提升产量和品质。这一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果村也凭借芹菜产业上榜。

  更让村民觉得踏实的是,专家们还送来了一批批经过改良的新品芹菜种苗,在全村推广种植。平日里,种植户遇到问题,只要翻开手机通讯录,拨通专家们的电话,就能随时答疑,有的专家还会赶来现场指导。

  迎来丰收的“老把式”蔡永山干劲十足,刚刚刨完芹菜的半棚地已经早早施完了农家肥,播撒上了豆角种子。这几年,果村的种植品类越来越丰富,不再单有芹菜,西红柿、豆角、水果萝卜、草莓、甜瓜等畅销时蔬都成了村民们的热门选择。

  “除了芹菜,农户们每年还会种上一两茬其他蔬菜,都是销路好的,能增收不少。”赵俯一说,最初北京农林科学院专家来村是专攻芹菜,现在高产又可口的芹菜种出来了,下一步就开始探索新品种了。“去年,专家带着村里率先试种了西红柿和黄瓜新品种,种了两个大棚,等试种成功后,我们准备进一步扩大种植,让更多种植户享受到这份福利。”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