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首页 > 详细页

​节气探农事|北京春季草莓采后 应该这样管理

  雨水时节过后,北京市草莓正值盛果期,采收上市较为集中,自然保鲜期短,耐贮性差,易腐烂,不便运输,损耗率高。采摘高峰期鲜果若贮存不当,易导致品质劣变,将直接影响其销路与价格。为进一步减少损失和稳定收入,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特提出如下采后保鲜加工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做好采前准备

  草莓采前浇水可适度提高产量(增重5%~10%),但果实含水量的增加容易使其在贮藏过程中发生腐烂,不利于贮藏;当前气温和地温依然较低,采前浇水不利于果实着色。因此,草莓采前1 ~ 2天应避免浇水,若土壤干旱可浇少量水。

  

  草莓浇水设施

  把握采收时间

  草莓同一果穗中各级序果的成熟期不同,建议分批分期采收。采收初期可隔1~2天采收1次,当前采果盛期可每天采摘1次。一般选择晴天早晨露水干后10时之前或下午3时之后进行采收,此时段采后的草莓呼吸、蒸腾作用等生理变化相对较弱,利于贮藏保鲜。

  

  草莓果实

  合理采收包装

  采摘过程中建议佩戴手套,手捏果柄,连同花萼自果柄处摘下,不可强拽硬拉以免拉下果序。建议符合采收标准的草莓果实全部采完,避免留在植株上发生腐烂、且不利于下茬果的生长。为避免发生机械损伤,影响果实品质和贮藏保鲜,建议轻拿轻放、减少翻动,可直接装盒装箱或装盆覆膜等一步到位,避免再次分装引发机械伤等;对于长距离配送的草莓,可采用悬托塑料盒、加有珍珠棉凹槽或珍珠棉网套的瓦楞纸盒或泡沫箱等防护性包装,可减缓运输过程中因机械振动导致的果实损伤。

  

  包装草莓

  及时预冷降温

  及时进行预冷降温是降低草莓果实呼吸强度、减少营养物质流失、保持草莓采后品质、降低贮运过程中草莓质量损耗的有效措施。常见的草莓预冷方法主要有普通冷库预冷和压差预冷。普通冷库预冷投入少,操作简单,但应注意操作过程中码垛方式和码垛密度,合理利用冷源,提高预冷效果。压差预冷,降温速度快,效率高,预冷速度是冷库预冷的2.5-3倍。

  

  冷库

  进行贮藏加工

  草莓以鲜食鲜销为佳,采收上市集中期,销售受限时,做好贮藏保鲜或进行加工是减少农民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进行短期贮藏,可将包装好的草莓放置阴凉处,可贮藏2-3天;进行长期贮藏,则需放置0-2℃的冷库,可贮藏7-10天;具备气调贮藏条件的基地或园区,采用气调库可贮藏20-25天,无气调库的可使用气调包装,如采用小包装覆膜充气,可贮藏4-10天;采用小包装后整箱充气,可贮藏11-20天。对于生产规模较大,具备加工条件的基地或园区,可进行草莓速冻、干制或草莓果酱等产品的加工,间接延长草莓的贮藏期,并提高草莓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草莓冻干

  北京美丽乡村网供稿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