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首页 > 详细页

北京通州:于家务乡枣林村废弃澡堂变村史馆

  原本是村中的阳光浴室,闲置下来后,被村里“盘活”改造成为追忆历史、留住乡愁的村史馆。

  走进于家务乡枣林村村史馆,一股浓浓的怀旧风扑面而来。“我们把村史馆的部分展品通过农家院的形式,利用情景还原的模式进行了摆放,更能让大家了解那个时代村里的真实生活。”村委会工作人员高萌边走边介绍,农家院左侧是五六十年代用的提水工具“辘轳”,铡草用的“铡刀”;右侧则是六七十年代的票证和村里用的扬声器,也叫“大喇叭”。此外,还有八十年代社员户用的黑白电视机,展柜里有抗日战争时期的军用水壶……这些展品,都是向村民们征集而来的。

  据了解,村史馆包括前言、历史沿革、生活工具、时代变迁等内容,展示老物件百余件,于去年年底正式建设完成,即将向村民免费开放。在此之前,这里曾是村中闲置的澡堂。“村民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到公共浴室洗澡的人几乎没有了,房屋闲置下来,我们觉得太浪费了,就盘活改造,建成了村史馆。”高萌说。

  64岁的王福田是枣林村老党员,走在村史馆中,他感慨道:“其实我对于村里的历史也不是很了解,经过这次参观,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可以说,我们从一穷二白到今天的小康生活,幸福来之不易。”他表示,村史馆开放后,他还要带7岁的小孙子再来仔仔细细看一看,“村史馆就是最生动的历史课堂,要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