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间,习近平总书记的植树地点分布在朝阳、大兴、通州、丰台、海淀等多个区。仔细梳理发现,每一个植树地点的选择背后都有深意。
2013年植树点丰台园博园,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生态修复典范;2015年植树点朝阳区孙河乡、2016年植树点大兴西红门镇、2020年植树点大兴旧宫镇、2022年植树点大兴黄村镇,均是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走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的缩影……
2017年总书记植树点所在地朝阳区将台乡,过去盛行“瓦片经济”。村民上楼后,村庄腾退地建起了大公园,乡里在产业用地上陆续建设了写字楼、产业园等,今后村民生活会越过越红火。
大兴区生态文明教育公园俯瞰。
2015年 朝阳区孙河乡
从“聚”到“疏”
温榆河还清引来成群候鸟
榆悦湾公园不大,守着京密路和京平高速的把角儿,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4月3日在京植树点的所在地。57岁的王玉芹几乎每天来遛弯儿。她就住在马路对面的康营家园回迁房小区,拆迁上楼前是沈家坟村的村民。
“我们‘上楼’是在2013年,那会儿,小区里头没有正经的柏油路,不光小区里环境不尽如人意,附近也没有一个公园,东边的温榆河又脏又臭,谁也不爱去。”王玉芹打开了话匣子。后来,榆悦湾公园建成了,大家走着10分钟就能到。
这个春天,孙河乡最后五个村子的村民也能住上新房了。记者见到上辛堡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学诗的时候,她正发放康营家园四期回迁房的钥匙。“几年前,村里时兴盖彩钢房出租,一到刮风下雨天儿,不是漏水,就是咣啷咣啷响。”张学诗说,那时村里走的是“聚”的老路,人多、车多、市场多,管理难度相当大,环境也差。村里的污水都往河里排,温榆河脏得不像样子。
从“聚”到“疏”,孙河乡的发展路越走越宽。近几年,温榆河重新变得清澈,几个大公园陆续建成了。张学诗说,每到开春和晚秋,都有成群的候鸟在附近落脚,像天鹅、鸳鸯、白鹭,还有好多叫不上名儿的鸟。“前几天我还听邻居说呢,几十年没影儿的小草龟又回来了。”张学诗说。
榆悦湾公园。
2016年 大兴区西红门镇
拆除“散乱污”
五环路边添“活力生态秀带”
清明时节,大兴区生态文明教育公园绿草如茵,曲径通幽,一步一景,仿佛南五环路边的一条“活力秀带”。很难想象,公园的前身,竟是一个聚集了上千家“散乱污”企业的工业大院。
公园所在地,过去是西红门镇五九村的集体土地,今年59岁的村书记李宝全刚进公园,就看到了刻着“变迁”的混凝土雕塑,制作这个雕塑的原材料,是一家搅拌站的厂房大梁。像这样的雕塑,公园里还有很多。看到它们,老李有一段难忘的记忆,当时这里有上千家“散乱污”企业,搅拌站、印刷厂、服装厂、饭店、物流及小公寓……空气浑浊、污水横流的同时,也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2013年5月拆的!”这日子老李记得倍儿清楚。拆完的地块,政府决定建公园,建筑垃圾,能再利用的统统再利用。如今,公园微地形下2米位置的基础,就是用渣土堆起来的,标志性建筑“永续廊”的墙体和公园步道,用的都是再生骨料和再生透水砖……
“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老李还记得2016年4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生态文明教育公园植树时曾说过的这句话。在他心中,五九村这250亩地见证了城市产业更替迭代的发展,也铭刻了城市进化蜕变的重要步伐和大兴区腾退污染企业还绿的建设史。
腾退后建成将府公园四期。
2017年 朝阳区将台乡
告别“吃瓦片”
家门口建公园日子更红火了
“瞧,这棵油松就是总书记种下的,这几年已经长高了不少。”朝阳区将台乡东八间房村的党总支书记李昆带记者来到将府公园四期,“这里是我们村的地,当年刚拆出来时,还是裸露的黄土地。”
如今,总书记栽种的几株树已经华盖亭亭,裸露地也变成了将府公园四期。园子里烟柳千条,山杏娇艳,清澈的小湖边,几棵大榆树冒出新芽。
东八间房村共有5个自然村,2800多名村民,以前,村里没有支柱产业,大多数人靠出租房屋维生。当时有100多家企业来村里租地经营,外来人口将近5万。可是,“瓦片经济”并没有让村子富起来,反倒带来很多麻烦。“这么多人在这儿生活,垃圾清运、环境清扫、停车、电力增容都成问题。”李昆说。
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建设启动试点后,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书记来植树时,瓦片经济被清退了,村民次年就搬进了回迁房小区。小区和将府公园四期只隔着一条五环路,村民步行10分钟就能进公园,而且距未来地铁12号线的站点也很近。
李昆说,乡里近年来开展了产权制度改革,产业用地由全乡统一运作,村集体投资,村民享受分红。现在,乡里在产业用地上陆续建设了写字楼、产业园等,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