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首都之窗

站内搜索

  • 站内搜索
  • 一网通查
首页 > 首页 > 详细页

北京延庆:“候鸟食堂”野鸭湖 金秋丰收迎“客”来

  天高云淡,秋意渐浓,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大片的玉米颗粒饱满、沉甸甸的谷子压弯了枝干、红灿灿的高粱穗映衬着碧蓝的天空……它们静静成长,等待着成千上万特殊的“食客”。

  这是一片“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自然农田,是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专门为越冬候鸟打造的“食堂”,命名为“食源地”。为解决鸟类迁徙途中觅食困难的生存困境,2020年,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在鸟类集中停留觅食区,首次创新性地种植了玉米、高粱、大豆等鸟类喜欢的农作物,减少人工干预,最大程度保留农田自然状态。经监测发现,当年来野鸭湖越冬的鸟类明显增加,其中以灰鹤数量最多,达5000只。预计今年候鸟品种和数量还会增多。

  今年3月,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成立,整合全区的湿地、森林、地质资源,并继续推动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灰鹤食源地项目。通过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将食源地面积扩大至330亩,其中玉米80亩、黄豆150亩、高粱60亩、荞麦和谷子各20亩,打造“候鸟食堂”,为越冬灰鹤等候鸟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

  近日,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科研监测科科长方春在农田中观测候鸟,他通过望远镜观察发现,楔尾伯劳、栗耳鹀、白腰雨燕等候鸟在此欢快地嬉戏觅食,它们时而振翅翱翔,时而追逐田间,在秋日暖阳里自由自在享受着恬静时光。

  “今年的粮食预计收割一半保存到库房作为储备粮,以便在暴雨大雪等极端天气进行人工投喂。收割时,我们会将苞谷带皮,高粱、谷子带穗收割,保持粮食的自然状态。留在田地的玉米、高粱等株高的农作物我们将其人工倒伏在地里,大豆、荞麦等株矮的原样栽在地里,为鸟类留出落脚地,同时,我们将密切监测前来觅食的灰鹤等鸟类,帮助候鸟平安越冬。”方春说。

  作为国际鸟类迁移路线东亚—澳大利西亚的中转驿站和华北地区鸟类最集中的迁徙中转站,每年冬季都是野鸭湖湿地最繁忙的季节,成千上万只候鸟在此中转、栖息。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把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有机融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和改善,为鸟类迁徙、繁衍、栖息营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科普宣教科科长李昀倩说。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